他們已經商量好了,到時候妻子會先辦退休,把這臨時的工作交出來,還會置辦一份不少的彩禮,未來等丈夫正式退休的時候,只要兒媳靠譜,他們也愿意把正式工作留給兒媳。
這條件其實也不算差,可偏偏呢,現在幾個縣城的媒婆生意那都大一統了,寧奶奶長期受到兒媳的熏陶,本身也是個挺有正義的老太太,每次和媒婆溝通的時候都三令五申,不能因為一時的利益損害長遠的未來。
消息最靈通、最知道家家戶戶情況的媒婆不肯幫忙,他們也不敢大張旗鼓的找,這便耽誤了挺長一段時間,徐三也是從朋友那得到的這個“珍貴”消息。
他回到家,立刻就展開了說服:“大哥,女兒留來留去留成仇,他們家條件可不賴,嫁過去不會吃苦,未來還有正式工作,要是你幫了我,能收到彩禮不說,我和你保證,我這每個月的工資都交公一半!”
他沖著大嫂和母親使勁:“媽、大嫂,咱們家這條件你也是知道的,阿玉看著魔怔了,死活要念書,初中現在學費一年少說要八元,阿珍也跟著念,你自己想想,每年多多少開支。我們現在家里可是又多了張嘴吃飯,苦誰也不能苦了我大侄子呀!你們說對不對?”
“我不清楚家里的情況,但你們總是清楚的,因為二哥和二嬸的事情,家里的虧空很厲害,現在家里的錢真的夠我大侄子過點滋潤日子嗎?我要是有了工作,這對象也好找了,到時候我結婚的錢只需公中出一半,剩下的我自己存!”
他說的話正中要害,徐家其他人全被說服,于是在一番并不糾結的思考后,徐和平在飯桌上輕描淡寫地宣布了他的決定。
“阿玉就別去念書了,小學畢業夠用了,你看村里才有幾個小學畢業的?阿玉我已經想好了,就到別人家幫忙吧,那家人挺好,你自個兒和他們說,他們會讓你去上學的。”
這消息恍若石破天驚,砸得徐玉和徐珍都懵了,徐玉不像徐珍哭一哭就認命,她防著一手悄悄地尾隨偷聽,這才打聽到其中內情,偏生哪怕是聽了這情況徐珍居然還想從了,徐玉則不同,她直接跑城里告狀去了。
“阿玉,這個家里只有你對我好。”徐珍一把抱住妹妹,“要是大家生氣,你就說是我讓你告狀的,是我不想到別人家去,阿玉,你怎么這樣好?”
徐玉:“……”
她心一緊,那股莫名的慚愧不講道理的襲來。
她好個屁,她說是幫徐珍出頭,其實根本是因為徐家人觸犯到了她的根本利益——不肯要她念書,而且態度明顯非常堅定,不像是會動搖的樣子;當然,這其中也有幾分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她又不傻,當然不會天真地以為,賣了一個女兒他們就收手一心向善。
徐玉表情中嘲諷的味道更重了,當初奶奶勸二嬸改嫁的時候她還覺得那話挺有道理是為二嬸著想,現在想來,那婚事絕對很有蹊蹺,否則對方又不傻,怎么會花這么多錢非得討一個二婚帶兒子的媳婦。
可她怎么就看不透呢?
等到被賣的人到了徐珍后,她才開始驚醒,看清這恍若吃人般的家。
徐玉好一陣恍惚,想起了她看的那本小說里“徐玉”重生前的人生——她怎么就忘了呢?原身是被重男輕女,被家里人瞧不起的一輩子,蹉跎了一輩子才重生的,只是重生后,原身比她有本事,讓家人變團結了。
現在想來,比起寧家人,自家人給原身造成的傷害明明不遑多讓,可為什么無論是她還是原身都沒注意到呢?
“事情能解決的吧?”徐珍雙手合十呈祈禱狀,“我聽好多人說,吳主任特別好,我同桌家里的事情就是吳主任幫著解決的。”
“吳主任?”
“就是……就是寧知星的媽媽。”徐珍聲音越發地小,對了,妹妹很討厭寧家人。
徐玉又沉默了,她只是一時沒聯想起來。
在小說里,村里的駐村婦女干事職務選上的是吳桂花。
小說里對于吳桂花工作描述的不多,只是說吳桂花得了個可以坐辦公室的工作,也靠這工作成功提高了家庭地位,得到了家人的相對平等對待,她在這崗位呆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徐玉有出息家里條件好了,才辭工回家照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