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留下兩千軍防守陳倉,自己則帶著剩余人馬朝郿城趕去。哪知郿城也如陳倉一般,只有數百魏軍留守,是以趙云也是兵不血刃地就將郿城收復。
陳倉和郿城都是依靠渭水而筑的堅城,漢軍之前攻打了許久都未攻下,如今卻這么容易就被收復,這讓不少將士一時間感到甚是夢幻,搞不清楚魏軍為何要主動棄守二城。
底下的軍士摸不著頭腦,趙云和鄧芝卻明白其中緣由,他們知道若不能擊敗郭淮等人徹底奠定這次北伐的勝局,那么陳倉和郿城這兩座漢軍渴望許久的重鎮最后也還是會得而復失的。
因此趙云鄧芝二人并沒有在郿城多做停留,同樣讓一名偏將領兩千兵馬守城,他們則率領剩下的六千兵馬向武功追去。
便在此時,郭淮、費曜二人已率軍趕到武功,安頓好兵馬后,秦基將二人引到武功縣寺大堂,屏退了左右,打算悄悄商議接下來的計劃。
“郭使君,按照大將軍的命令,我們三支大軍會合之后,某與費將軍麾下的兵馬就將由使君統轄,之后如何行事還請使君示下。”
三人從官職來說,秦基只是個偏將軍,官位自然最低,至于郭淮與費曜論及官位其實相當,但曹真考慮到郭淮久在關中,更加熟悉關中的地理風物,故而將這上萬魏軍指揮大權交給了郭淮。
費曜心胸開闊,對此倒是并無芥蒂,抱拳道:“是啊,后面之事就由郭使君做主了。”
“好,那郭某就不客氣了。”
郭淮也不拖泥帶水,直接說道:“大將軍早就料到我等撤離之后,趙云不但會攻占城池,而且還會領兵緊追,果然不出大將軍所料,據探馬回報,趙云已率軍追至了郿城。
是以我等必須立即撤出武功趕回長安解圍,此時天色已晚,我等明日一早就領兵出發,先往渭水趕去,做出一副北渡渭水前往安陵的假象,待蜀軍上當后就折而向東,馬不停蹄地趕回長安。”
“好,就這么辦。”費曜頷首道。
秦基也點了點頭,大笑道:“哈哈,蜀軍絕對想不到,我等會不去安陵增援大將軍,反而先去長安解圍。”
原來曹真明白若是郭淮等人直接領兵殺向安陵的話,不僅趙云會領兵銜尾追擊,就是諸葛亮也定會派兵阻攔,行那圍城打援之事。
故而他放棄了讓郭淮等人直接趕至安陵增援的想法,轉而讓他們回師長安,先將長安之圍解除,然后再去安陵與他內外夾擊漢軍。
在他想來這樣進兵的好處有三,一來可以避免援軍還未趕到安陵就被漢軍殲滅,二來長安乃是關中根本,久被圍困,對民心士氣很大,必須盡快解圍。
三來長安距安陵只有數十里,郭淮等人背靠長安來援比從渭水北上更加穩當,而且一旦事又不順,他也可在郭淮等人的接應下領兵撤回長安。
是以曹真定下了這條聲北擊東之計,準備與漢軍做殊死一搏。
翌日清晨,郭淮、費曜、秦基三人就領著上萬兵馬向渭水進發,此時趙云離他們還有近百里,得知魏軍北上后,一面派快馬飛報諸葛亮、楊清,一面領著眾漢兵疾速追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