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看一下天心村的發展,所以吳凡隨即就和邱處機一起來到了外面。
天心村,可是鳳姨家所在地,又是得到了吳凡特別幫助的一個村莊,所以桃源實業公司在里的發展也是最快的。
走到村子里,可以看見,水泥路已經通向了各家各戶,而且幾乎都是能過大貨車的。
整個的村莊看上去就像是花園,各種有機蔬菜按規劃成片種植,看上去充滿了生機。
田間菜園里,正有不少的工人在耕種。
這些人,名義上是桃源實業農產品公司的員工,其實就是當地的村民,也就是農民互助會的會員,當地的村長就是會長,也就是當地的負責人,要向縣農產品公司負責。
看見邱處機和吳凡過來了,那些正在忙碌的村民趕緊熱情地打招呼。
有幾個人就在路的邊上,于是吳凡就順勢問道:“怎么樣呀?”
“挺好的!”那個村民如實應道,“災難發生后,我們馬上就去桃源銀行取到了錢,也貸了部分款,然后在大家的幫助下,就把房子重建好了。現在我們村都重建好了,而這里的生產也都早恢復了,所以我們的生活早就恢復了常態。”
“現在,我們每天的工作都非常輕松,每個月的工資都非常高,沒有任何的后顧之憂,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
“這都要感謝吳凡你,感謝你創辦的農產品公司,讓我們有流轉土地的高收入,在家門口做事就有高的工資,還有各項的福利,我們現在是最幸福的時候。”
這個會員說這話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非常自然。
這讓吳凡的內心也是非常開心,非常有成就感的,能讓一個農民有如此的感覺,確實是不容易呀,現在做到了,當然有成就感。
于是,他笑了笑,說道:“不用感謝我,一切都是天意,是到了農民要過上好日子的時候了,你想一想吧,農民從封建社會就一直受苦受累,是社會的最底層,一直到現在,似乎都沒有太大的改變。”
“這不符合常理呀,俗話說的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應該要變一變才行,如今就是順應天勢,所以不是哪一個人的功勞,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吳凡這話說的不錯,有的進步和發展確實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而不是哪一個人的成就。
你比如某個縣城修通了高速公路,百姓就會認為是時任縣一把手的重大成就,是他一心為百姓著想的體現,其實這是發展的必然,換了任何一個人來,也是要修高速的。
當然了,這里的村民都明白,吳凡說的時代發展,確實有一些勉強,為什么幾千年來農民都是生活在最底屋,就是這兩年就突然改變了呢,這終究還是吳凡個人的成就。
大家也知道他低調,所以只是笑了笑,并沒有多說。
在外面逛了沒有多久,小雪和林音就跑了過來,開心地叫道:“小吳哥哥,姐夫,老外公說馬上要吃飯了,讓你們回去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