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處,有老吏帶著人在新立的田界碑旁丈量土地,刻寫編號。
每一塊石碑立起,都會引來附近勞作者熱切的目光。
『聽說了嗎?東亭的李瘸子,就因為他婆娘帶著娃在官道旁幫著撿碎石,也得了半升粟米呢!』休息的間隙,有人小聲議論。
『可不是!大都護說了,只要肯出力,不偷奸耍滑,秋后就有田分!是咱自己的田!』另一人眼中閃著光,『有了田,誰還去偷摸那點東西?丟不起那人!』
『就是!以前是活不下去,沒辦法……現在有奔頭了!好好干,攢績分,換種子,侍弄好自家的田,再盼著秋后分新田!』先前那漢子灌了口水,語氣充滿了前所未有的篤定。
在更遠處的高坡上,趙云和辛毗勒馬而立,望著這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汗水、泥土、號子聲、以及那彌漫在空氣中的、對『田產』的渴望,構成了一幅遠比烏桓人冷眼環視下那死寂的『秩序』更生動、也更有力量的畫面。
『民心如水啊,佐治。』趙云輕嘆一聲,臉上依舊還有疲憊,但眼中滿是暖意,『真如主公所言啊……這民心民政,堵不如疏……給他們希望,給他們看得見的未來,給他們依靠自己雙手就能掙得的「恒產」,人心自然就定了。規矩,也就立在其中了。』
辛毗點頭,露出一絲如釋重負的笑意:『大都護所言甚是。此法雖見效稍緩,卻如春風化雨,滋養根本。那些士族再想借「胡漢」之題興風作浪,怕也難了。』
他頓了頓,望向更遠的、尚待開墾的荒野,『只是,授田之事,牽扯巨大……這還未上報主公,便是先行分了田畝……』
『主公英明,定然是支持的……』趙云看著遠方,目光堅定,『主公常言,今路雖長,然行則將至……讓這遲來的春天,真正扎根在幽州的土地上吧……』
他策馬緩緩走下高坡,身影融入那片充滿汗水和希望的勞作人群之中。
陽光灑在剛剛疏通的溝渠里,渾濁的水流開始緩緩流淌,浸潤著兩旁干渴的土地。
新立的田界碑,沉默地指向未來。
幽州的秋冬春夏,在經歷了血腥的刀槍,冰冷的尺子,以及退讓的陣痛后,終于在『希望』的驅動下,顯露出破土而出的、頑強的生機。
然而,正如辛毗所言,前路依舊布滿荊棘。士族的冷眼、資源的匱乏、人心的復雜,都預示著僅僅一個春天,幽州也遠未到可以稱之為安寧之時。
趙云和他治理的幽州,仍將在風浪中前行。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