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荀惲作為軍師參事,卻是微微頷首,矜持地拱了拱手。
寒暄幾句,韓浩便直奔主題,詢問當前戰況。
曹義大致介紹了司馬懿佯攻堠臺、拔除外圍軍寨、疑似繞道的情況,以及己方的防御部署。
韓浩聽完,濃眉緊鎖,走到地圖前仔細端詳。他粗糙的手指劃過司馬懿進軍路線,最終停留在那個被司馬懿占領并開始修筑工事的廢棄軍堡位置,又看了看伊闕方向被攻擊的軍寨。
『二位,恕我直言……』韓浩聲音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末將以為,司馬氏的意圖絕非僅僅是繞道或打通武關。他占據此地……』
韓浩點了點地圖上的那個廢棄軍堡的位置,『此地扼守要沖,若是司馬氏修繕工事,完備防御,其意多半是要于此建立據點,長期襲擾……甚至截斷我軍與荊襄,許縣之間的聯絡!此堡位置刁鉆,若經營得當,可成插入我側翼的一顆釘子!伊闕方向的攻擊,更像是掩護此處的動作,并進一步壓縮我軍活動空間,制造恐慌。我軍當務之急,應趁其立足未穩,工事未固,速派精兵奪回此堡,拔除這顆釘子!若待其糧草囤積、工事完備,再想拔除,恐要付出十倍代價!』
韓浩的分析一針見血,直指要害。他提出的策略也符合兵法常理,趁敵立足未穩,主動出擊。
然而,這番老成謀國之言,落在荀惲和曹義耳中,卻激起了別樣的漣漪。
你一個異姓中郎將,來了之后,連坐席都沒有焐熱,就開始指手畫腳了?
這是幾個意思?
曹義心中其實隱隱認同韓浩的判斷,他渴望能打一場漂亮的勝仗,證明自己不遜于父輩。
但是么……
韓浩所言『速派精兵奪回』,不僅是要消耗手中并不多的精銳曹軍兵卒,而且意味著要承擔出擊失敗的風險。萬一失敗了呢?
損兵折將,丟失據點,這個責任誰來擔?
司馬懿的狡詐他是領教過的。
上一次援救夏侯獻,走到了半路就遇到了埋伏,這一次呢?
能確保司馬懿沒有再搞什么埋伏?
若是兵力消耗,精銳損失了,他在這里又要怎么防守?
那處軍堡地形重要,難道此處的舊堠臺就不重要了?
他曹義輸不起!
這份對失敗的恐懼,在父輩光環的映襯下,被無限放大,壓倒了求勝的渴望。
思索了片刻之后,曹義他更傾向于荀惲之前『穩守』的策略——
至少不容易出錯。
曹義看了荀惲一眼,『軍師參事,你以為如何?』
荀惲皺眉看著韓浩,心中之前被曹義責問的不滿,現如今轉移到了韓浩身上。
曹義責備他也就算了,畢竟誰讓曹義姓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