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張飛被曹洪擊敗不久,哦,是張三爺加錦馬超都沒能打過曹洪……
這要是寫在小說里,八成又有什么人叫囂降智了……
當然,歷史上馬超投降劉備之后,一直都沒有多少兵,很多時候都是打醬油的。
劉備軍人心惶惶,士氣也談不上多高,是劉備親自帶兵進攻馬鳴閣道,然后找到了新突破口,然后又在定軍山,由黃忠抓住了夏侯淵分兵之后的虛弱間隙,不顧生死突襲夏侯淵本陣,斬殺夏侯淵,才一舉確定了漢中爭奪戰的優勢,為最終漢中爭奪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當時劉備已經二征錢糧了,要是三征還不能打下漢中,那么也許就永遠和漢中無緣,而一旦沒有漢中作為緩沖,川蜀就會直面曹軍多路的威脅,還有沒有后面的蜀漢,也就很難說了。
黃忠這種戰場上超出常人的直覺,讓他沒有被一時的憤怒沖昏頭腦,也沒有立刻快馬加鞭趕回宛城救火。
他敏銳地嗅到了陷阱的氣息。
這火,燒的不僅是糧草,更可能是想燒亂他黃漢升的方寸,將他這支機動兵力誘入某個預設的圈套!
若然,在他臨近宛城三十里的時候,發現了曹軍預設的埋伏。
曹仁見埋伏被黃忠識破,也就沒有多做糾纏,領兵而退。
黃忠帶領的兵馬并不多,因此見到了曹軍退去之后,也沒有狂追不舍的意思,而是徹底偵查一番之后,才進駐了宛城。
宛城之中的火勢已經被大體上撲滅了,但是損失已無可挽回。
城內一片狼藉,人心惶惶。而關于『川蜀潰兵』放火的說法,已經在驚魂未定的民眾中流傳開來,矛頭隱隱指向了諸葛亮和徐晃的部隊。
黃忠下令讓兵卒軍校去安穩城中百姓,并且糾正所謂『川蜀潰兵』放火的說法,但是顯然這些宛城民眾并不完全相信黃忠兵卒說的那些話,畢竟在當晚他們有些人確實聽到了見到了那些『川蜀潰兵』的所作所為……
看著被燒成焦炭的糧倉,黃忠的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雖然說黃忠不太明白曹軍為什么要假扮成為『川蜀潰兵』,但是黃忠感覺到了其中蘊含著陰謀的氣息。
……
……
曹仁的毒計,如同精心編織的蛛網,遠不止燒毀糧草、嫁禍川蜀那么簡單。
他的目標,是攪動整個荊北驃騎軍的布局,撕開更大的缺口!
就在黃忠在宛城撲滅余燼、在宛城重新布防的同時,一名身上傷痕累累,渾身上下甲胄染血的『宛城兵卒』,沖入了廖化、李典位于樊城北面附近的營寨。
和在溫縣修建的圍城營寨一樣,這種圍困整個城池,圍堵城門的大型攻城營寨,并不是揮揮手就能落成的。
廖化和李典在這里已經花了一定的時間,而且明顯還要再化一些時間,才能將這攻城營寨修建完畢。
攻城營寨,不僅是要面對城池方向有哨塔崗樓溝渠拒馬等工事,還要對于外部,也就是防備曹軍援軍的進攻可能性,否則像是什么黃巾圍北海,圍了里三層外三層結果被單騎沖出就搞笑了不是?
什么?火藥?
之前廖化和李典就遇到了大雨。大雨不僅會導致火藥受潮的問題,還會導致土地泥濘松軟,挖好的溝渠被沖毀等等的問題……
廖化李典,現在就是將丹江口的軍寨和物資,一點點的搬運到樊城之處,然后等圍城營寨修建完畢,就可以將樊城三面圍堵,進入攻城環節。
樊城雖然不如襄陽雄偉,但是也不是尋常小縣城,甕城馬墻,城垛城門樓,馬面墻投石臺,基本上都有……
李典廖化等人也沒想到,黃忠前腳剛回旋宛城不久,就來了這么一個『宛城兵卒』。聽聞消息之后,便是急急從修建營寨的前沿趕了回來,見這渾身上下傷痕累累的報信兵。
這染血的『宛城兵卒』,虛弱嘶吼出了『黃將軍』,『虎跳澗』,『中伏』,『曹軍大軍』,『宛城危急』等零碎字眼之后,還沒等廖化等人細細追問,也沒有來得及說出什么其他情況,便是忽然悶哼了一聲,頭一歪,死了……
營帳內,氣氛瞬間凝滯。
廖化,李典,以及留在這里的龐山民三人,不由得面面相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