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底制度”之下,許多電影拍出來后,由于對影片質量沒有信心,寧愿放在片庫里爛掉,也不敢拿出來發行上映。
因為一旦票房撲街,不僅電影制片費用收不回來,還要賠掉一筆包底費用。
在原時空,陳龍跟著羅維拍電影,連續撲街,淪為票房毒藥,導致積壓了好幾部電影都不敢發行。
后來陳龍靠醉拳翻身,羅維才敢把這些片子拿出來發行,結果靠著陳龍的名氣,這些爛片部部票房過百萬,簡直賺麻了。
但如果陳龍后來沒有翻身呢
像這樣積壓在各大電影公司倉庫里的電影,不知道還有多少
香港這邊,包底費用還是比較輕的,臺灣那邊更加嚴重,院線是賺到錢了,但那些中小型的電影公司,卻被虐得死去活來。
這也是臺灣電影坐擁比香港更大的市場,卻一直被香港電影吊著打的原因之一。
楊葉取消“包底制度”這個法子一說出來,大家就明白楊葉為什么說要釜底抽薪了。
只要白楊院線今天宣布取消“包底制度”,第二天大把的電影公司就要抱著拷貝過來找江志強,搶著在白楊院線上映。
至于這樣會得罪嘉禾去他媽的吧老子管你去死。
江志強家里畢竟是做院線的,觀念根深蒂固,他質疑道“這樣的話,發行的風險轉嫁給我們院線了,是不是太不劃算”
楊葉笑道“你別忘了,我們是多廳影院。目前我們以六家自建的多廳影城為主,六家收購回來的單廳戲院為輔。另外旺季的時候,安樂和麗聲也會臨時加入進來,形成全港最大規模的院線。
我們的多廳影院,每一家都有69間放映廳。這些放映廳有大有小,大的可容納三四百人,小的三四十人。如此,便可以形成靈活的發行制度。
每一部想在我們院線上映的電影,我們都可以先對其進行質量評估,從而給出相應的發行規模。如果質量好,我們可以大量排片。
反之,則少量排片,把一些小廳和不重要的時間段排給它。
就算評估錯了也沒有關系,由于影廳多,我們可以靈活的增加或減少放映場次和調整放映時間。
如此一來,莪們就可以盡量讓每一部電影獲得它該有的票房,達到利益最大化。形成我們和制片公司的雙贏”
“啪啪啪啪啪”
楊葉這一番精彩的論述,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熱烈的掌聲。
這只是后世院線的常規操作,但對于這個時代來說,簡直是天才的想法。
大家都覺得跟著楊葉干,簡直是他媽的前途無量。
臥虎藏龍整整拖延了七個月,在歐美拿了一堆大獎。
沒有舉行首映禮,一番狂轟亂炸的宣傳之后,直接全線上映,瞬間引爆票房。
憑著超大的院線規模和票價上漲的因素,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票房即突破一千萬,打破香港票房記錄。
而大量的觀影人群,又為東來購物中心帶來充足的客源,購物中心的各大店鋪,都賺得缽滿盆滿,喜笑顏開。
這年頭,媒體是可以壟斷輿論的,以臥虎藏龍奧斯卡和金棕櫚的獎項加持,任何一家報紙都不會說臥虎藏龍不好看,反而大吹特吹。
否則的話,顯得自己多沒品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