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怡看了時間,說道“呀,五點了。”
“還來嗎”
張敏怡連忙搖頭,表情又是滿足又是害怕。
“我幫你做早餐吧,你待會還要回家拿行李。”
楊葉搖搖頭,說道“不用忙了,在飛機上湊合吃下就行啦。”
“那再聊會兒天”
“好啊,反正還早。”
楊葉坐起來,把張敏怡摟在懷里,問道“你們那個十大中文歌曲頒獎,除了評選出十大歌手,還有別的獎項嗎”
張敏怡搖搖頭“就是選出今年最有代表性的十首歌,頒獎鼓勵啊”
楊葉道“那樣太單調了,其實我有點想法,你要不要聽。”
“當然要聽啊,你的想法肯定很厲害。”
張敏怡是香港娛樂圈背后的人物,影響力非常大。
因為她一手掌控著“十大中文金曲”和“香港電影金像獎”這兩個代表著港樂和港片的兩大頒獎盛事,長達二十年。
在許多穿越里,都提到金像獎是電影雙周刊的主編舒其舉辦的。
然而電影雙周刊只是一份發行量幾千份的小雜志,舒其也只是個小小主編,他有什么資格舉辦“金像獎”
就算他舉辦了,誰又會買他的帳香港那些影壇大佬認識他是誰
事實上,舒其的確是金像獎的發起人,但電影雙周刊只是協辦單位,真正的主辦單位是“香港電臺”。
在五臺山這個地方,其他四臺都是私人公司,只有“香港電臺”是港府公辦的,香港電臺是其他四臺的爹。
香港電臺制作的“教育節目”,三家電視臺必須無條件播放,佳視就被香港電臺的“教育節目”虐得死去活來。
除了制作教育節目,香港電臺也制作電視劇,系列劇集等,制作完了就拿到電視臺去播,沒有哪個臺敢不播。
前文曾經提到過,長盛不衰的系列劇獅子山下就是香港電臺制作的。還有香港第一部彩色電視劇煙雨濛濛也是香港電臺制作的。
也正是因為有“香港電臺”的出面,香港娛樂圈的大佬們才會認同金像獎。
事實上,像金像獎這樣的大型賽事,沒有政府背書,怎么可能辦得起來
在原時空,張敏怡從80年升任香港電臺臺長,金像獎就是在她的手里誕生的。
現在,張敏怡提前兩年升任臺長,這導致“十大中文金曲”也在她手里誕生了。
這影響力自然就更上一層樓了。
在原時空,張敏怡逐步升到廣播處處長的職位,左手“十大金曲”,右手“金像獎”,兩大神器都握在她的手中,香港那些大牌明星全都是要給她幾分面子,梅艷芳這些都和她姐妹相稱。
說白了,誰也不敢得罪她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楊葉才會費了這么大的勁,不惜賣肉,也要把張敏怡搞到手。
楊葉道“我覺得光是選十首歌,太單調了。而且流行歌曲這塊,詞曲的重要性甚至超過歌手,但他們卻缺少曝光,好處都讓歌手一個人撈了。所以,要頒獎的話,更應該給詞曲作者頒獎。”
楊葉的話讓張敏怡茅塞頓開,她欣然道“你有具體的方案嗎”
楊葉道“其實很簡單,除了評選年度十大金曲之外,還要頒發一些單人獎項。包括最佳作曲人、最佳填詞人、最佳編曲人、最佳男歌手、最佳女歌手、最佳歌唱組合樂隊”
楊葉將后世臺灣金曲獎的那一套直接拿來用,說的頭頭是道,張敏怡聽了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