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給朱琳的信很簡單,就兩張紙。
第一張紙是正文,只有幾十個字。
朱琳女士,你好
無意中聽說你的新詩寫的很好,所以冒昧地給你寫信。
在香港,人們的寫作都是奔著商業去的,沒有人愿意用文學來探討心靈。
我有時候會寫詩,卻無人交流,這讓我感到孤單。
以下是我在內地拍電影的時候寫的一首詩,不知你看過之后,能否與我探討一二
盼復
第二張紙是一首詩。
就是楊葉當初拿來哄林清霞的那首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朱琳是一個文藝女青年,比林清霞要文藝得多。
林清霞喜歡看瓊瑤,看完之后就哭得稀里嘩啦,各種多愁善感。
朱琳則喜歡看世界名著,看完之后就開始坐著發呆,各種思考人生。
當然,這其中一個原因是朱琳所處的環境只有文學名著可看。
不管什么原因,總之她過大量的中外名著,有些還讀過各種譯本。
如果是一個普通人,給一個美女寫信,還要和她談論什么文學,詩詞。
美女大概率是理都不理,還要罵兩句神經病。
但寫信的人是個國際大導演,那就不一樣了。
朱琳不僅不反感,甚至還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尤其是看到信后附錄的那首一棵開花的樹之后。
楊葉并沒有直白地表示,他寫這首詩是送給朱琳的。
而是說這是他在內地拍電影的時候心有所悟而寫下的。
這個套路就非常高明了,如果上來就直接給她寫情詩的話,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這首詩詞藻優美,聲韻和諧,朱琳一看之下,瞬間就喜歡上了。
最妙的是,這首詩是以女生視角來寫的,刻畫了一個少女曲微深婉的內心,表達出她對愛情的美好期昐。
男人用女性視角來寫詩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閨怨詩甚至是古代詩歌的一個重要題材,白居易王昌齡等大詩人都是此道高手。
所以朱琳這樣的資深文青,看到這首詩并不會覺得有什么違和感,反而覺得楊葉心思細膩,將一個少女的情思描寫得感人至深。
她捧著這首小詩,來來回回讀了好多遍,越讀也是喜歡,不知不覺,就把它背了下來。
吃過晚飯之后,朱琳就坐在宿舍的書桌前,開始給楊葉回信。
楊葉先生,您好
忽然收到您的信,讓我感到很驚訝。
您為什么會給我寫信呢
我想,也許是您這樣生活在國際大都市的人,忽然在西南小城里見到一個看起來很樸素的姑娘,便產生了一些美好的幻想吧。
很遺憾,我可能并沒有您幻想的那么美好,我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姑娘,也沒有什么才華。
我很喜歡寫詩,但是寫的不怎么好,讀了您的詩,更是讓我自慚形愧。
我認為您的這首詩寫的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讀的時候,我一直在想,為什么要比作一棵樹呢
我想了很久,忽然想到,
或許
是因為樹不會動,不能追趕
只能無奈的面對
愛人的離開
想到這里,我忽然覺得非常的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