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另一條,第幾鏡,你從這個畫面往后一秒剪下去
剪輯師就是楊葉的工具人。
到了八月初,楊葉已經剪輯好了兩個版本。一個是四小時的超長版,寄到“威尼斯電影節”參展。
之后在臺灣省和日本上映時,也會使用這個版本,分成上下兩部。
上部是太陽旗,講霧社起義的始末,故事截止到學校大戰。
下部是彩虹橋,講面對日本人的瘋狂報復,原住民決死抵抗,誓不投降。
第二個版本是150分鐘的國際版,香港、歐美上映都使用這個版本。
亞視的用長篇劇集打無線的策略仍在進行,成果是斐然的。
上半年靠著笑傲江湖再次把無線的重點劇集龍虎雙霸天打到腰斬。
不過聲勢雖大,投資也大,紙面上收視率雖然超過了無線,一算賬,虧本
反而無線處于龜縮防御的姿態,耗能減少,是盈利的。
除非楊葉愿意一直虧下去,給亞視補血干無線,否則這種策略不可能長久。
在這種情況下,亞視開始采取走出去的策略,本土市場太小,賺不到錢,就尋求海外市場。
在楊葉的操作下,大地恩情率先登陸北美的華人電視臺。
隨后麥當雄帶著英語版的大地恩情角逐艾美獎,捧回了一座最佳電視劇的獎杯。
其實美國有一大堆艾美獎,楊葉不過是花了點經費,運作了一座冷門時段的艾美獎獎杯回來吹牛逼而已。
麥當雄捧了獎杯回來之后,楊葉控制的東南亞一帶的“亞洲廣播電臺”就奉命將其作為重點新聞,狠狠地炒作了一番。
“亞洲廣播電臺”就是原來的“麗的映聲”,楊葉收購之后,統一改了名字。
不過,各地的經營一如從前,沒有任何變動。
對于楊葉而言,這都是些小生意,他懶得管,暫時也沒精力去管。
只要每年的財報不虧本,就隨他們造。
到了五月,麥當雄還攜大地恩情英語版,前往法國參展,出席了戛納電影節。
在這種造勢之下,大地恩情成功出海,在西歐東南亞二十五國家地區播映,成為港劇的驕傲。
亞視也憑此戰績聲勢大漲,逼得無線喘不過氣來。
在此情形下,周梁淑怡退位讓賢,方逸華重新執掌了無線大權。
這女人一上來就連使手段,成功挖走了亞視的金牌導演蕭笙,還有當紅女星余安安。
楊葉對這種正常的商業競爭并不放在心上,只要方逸華別像上次那樣使手段黑他家演員就行。
人員變動實屬正常,蕭笙走了,亞視馬上將賴水清扶正,主導拍攝萍蹤俠影錄,反手挖來劉松仁,搭檔米雪,飾演張丹峰和云蕾,照樣收視率爆表。
劉松仁和米雪也因為這部電視劇成為經典熒屏俠侶,職業生涯搭檔過多次,給兩岸四地的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至于后來內地翻拍萍蹤俠影,還請來了劉松仁和米雪飾演張丹峰和云雷的師父謝天華和葉盈盈。
八月底,楊葉帶著徐風、江志強現身水城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