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協會a就來找國內談判,要求擴大進口數量和分成比例,但內地置之不理。
騙子
a一怒之下,在世貿那兒告了內地一狀。
這事內地理虧,說話如放屁,官司自然是輸了。
誰知道,內地輸了官司之后卻拒不執行,耍起了無賴。
輸了又怎樣,我踏馬就是不放開,你能咋滴吧
a盛怒之下,使用了增加一系列貿易壁壘的手段來逼迫內地就范。
來來回回折騰了兩年多,最后內地被弄得灰頭土臉,不得不放開限制。
2012年,在原定的20部分賬電影的基礎上,增加了14部特種3d、iax分賬電影的配額,總計34部。
而分賬比例也提高到了扣除電影專項基金之后的25。
中國電影專項基金收取標準是電影總票房的3,也就是說進口電影可以拿到一部電影的97的票房的25的收入。
有點拗口,反正就是這么個意思。
這協議達成之后,很多人嚇尿了,覺得中國電影完蛋了,簽這個協議的人一定是踏馬的賣國賊,死漢奸。
結果卻是,擴大引進好萊塢電影的數量之后,不但沒有搞死中國電影,中國電影反而更加活躍了。
電影票房排行榜上,各種電影類型五花八門,反觀北美的票房排行榜,一水的漫威。
而且,內地嘗到甜頭之后,甚至暗搓搓地把分賬名額給提高了。
雖然沒明說,但它的確沒有卡死,比如2016年上映了39部分賬大片,超了5部。
這件事大家都假裝不知道。
事實證明有競爭,才有進步,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
吳冷夕離開片場后,北影廠的廠長汪洋很快得到消息,興高采烈地來到片場,要拉楊葉去喝酒。
高興啊
這些電影廠都踏馬窮得快揭不開鍋了。
早先中國電影使用的是蘇聯模式。
電影廠拍片子,必須找中影申請資金,中影拿一筆錢給你,片子拍好了,它再花一筆錢收回去。
電影廠就指著這筆錢吃喝了。
四年前改革,中影不再給電影廠資金了,電影廠以銀行貸款的形式自籌資金,拍了電影,再賣給中影。
如果片子沒拍好,中影不收,那完了。
欠著銀行錢呢,為了還債,只能賣電影廠的資產了。
有人說那你把電影拍好不就行了
臥槽,除了楊葉這個掛壁,再牛逼的導演也不能保證自己不出爛片啊。
大家不知道分賬好嗎又不傻,當然知道,只不過沒人敢提罷了。
楊葉是一個外人,他提了就提了,也沒人能把他怎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