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白楊電影公司的副總經理,著名演員徐風,還有臺灣著名導演侯孝賢等人都去看過。
大家的一致意見是……看不懂。
連資深的電影界人士都表示看不懂,給普通群眾的觀感可想而知。
當然,我這里并不是否認陳導演的才華,事實上徐風看完之后不明覺厲,非常欣賞陳導演,還表示以后一定要和陳導演合作。
我的疑問是,你的電影到底是拍給誰看的呢?只給懂的人看?
哦,不明覺厲的意思是,雖然不明白你想表達什么意思,但感覺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哈哈哈……”
臺下一陣哄笑,被楊葉的解釋新奇的四字縮寫逗樂了。
但楊葉的話也讓現場的不少人非常迷茫。
說實話,內地的教育系統培養出來的電影人才,是看不起商業電影的。
比如張一謀早期就正面說過,他看不起商業電影,認為那不是藝術。
他后來和鞏莉跑到香港發展,答應程小東,接拍《古今大戰秦俑情》。
其實他根本就看不上這部電影,只是找個機會,方便和鞏莉偷情而已。
另外,他也考慮到鞏莉是個演員,需要到香港發展,所以愿意幫她一把。
盡管如此,這部電影因為有了張一謀的參與,藝術水準大幅提升。
鞏莉穿著紅衣,驀然回頭,然后義無反顧地躍入火海的那一幕,搭配葉倩文的《焚心以火》,堪稱神中神,以程小東的水平,絕對搞不出來。
楊葉的話顛覆了一些學生的認知,從某種程度上,甚至回到了幾十年前的老路。
因為他強調毛主席的話,“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這就打破了一些人內心中的優越感,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心態,讓他們感到不忿。
但問題在于,當今的華人電影界,楊葉絕對是泰斗級的人物。
你要跟他比國際電影節上獲得的獎項,全中國的導演加在一起都不夠他打的。
你有什么資格跟他談藝術?遑論指責他了。
……
楊葉在中戲裝了半天比,最后還把凱子哥黑了一頓,瀟灑地走了。
鞏莉目送楊葉離開,心情有點失落,冷不防楊建勛走了過來,冷冷問道:“小莉,今天上午你去哪了?”
鞏莉道:“去見楊導演了啊!”
“你見他做什么?”
“我接到了一部戲《紅高粱》,你知道的呀。那部戲是楊導演的公司投資的。”
“他的公司投資的,跟你去見他有什么關系?”
“他今天要來中戲演講,我剛好又是中戲的學生,就帶他認認路啊。”
“你在開玩笑吧?他那么大的人物,來學校演講自有校領導接待,需要你一個學生帶著認路,我看他是別有用心吧!”
“你什么意思?”
“我聽說那些大導演,最喜歡玩女大學生,好心提醒你而已!”
“你不相信我?”鞏莉的眉毛豎了起來。
“我不是不相信你,我是不相信那個楊葉,你最好離他遠點。你聽聽他今天在學校都講了些什么,照他的意思,那電影還是藝術嗎?”
“電影是不是藝術,你說了不算吧?人家是蜚聲國際的大導演,大明星,你呢?”
“是,我是比不上他,所以你就攀高枝,傍上人家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