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管他呢!舊襠就是個廢物,根本不是新襠的對手,他們狗咬狗,跟我有啥關系?我賺我的錢。
楊葉并不會因為舊襠出生于大陸,就對舊襠有感情,那玩意兒是被趕走的,跟它共情?純屬有病!
楊葉把啃完的鵝掌扔在盤子里,擦了擦手,說道:“如果你們把這件事情做成了,想要得到什么好處呢?”
蔡松林道:“自然是希望能夠得到貴公司的電影在臺灣的發行權。”
“但你們不止一家公司吧,這蛋糕要如何分配呢?”
“這就靠我們內部競爭了,我們只希望得到楊先生的一個承諾,不再和中影合作。這也是新襠愿意出手的條件。”
“原來如此!”
中影在臺灣一家獨大,是舊襠的錢罐子。新襠想要和舊襠競爭,就要削弱舊襠的力量。
新襠很勇啊,怪不得能成功,此后幾十年,一直按著舊襠的腦袋打,打得舊襠滿頭包。
“抱歉,我做不到!”楊葉直接拒絕了。
蔡松林目瞪狗呆,他怎么也想不到,他們主動示好,還開出這么優厚的條件,楊葉居然拒絕了。
而且還是直截了當,都不帶猶豫的。
蔡松林哪里知道,對于楊葉而言,新舊兩襠狗咬狗他是喜聞樂見的,但他卻不想做任何一方的棋子。
楊葉說道:“蔡先生,對于你們的舉動,我感激不盡。不過對我們而言,解封固然是好事,不解封也沒什么損失。
現在日韓、南洋的片商都在投資我們的電影,我們并不缺投資,也并不缺市場,我們的藝人也有大把的工開。”
蔡先生道:“楊先生,恕我直言”
楊葉打斷他的話,說道:“當然,能夠多進入一個市場,是件好事,沒人跟錢過不去。
&t;divtentadv>只不過,把中影排除在外這件事,我不能答應,舊襠仍舊是臺灣的主人,我不想樹敵!
所以我的意思是,無論你們怎么鬧,都與我無關,什么時候我可以去臺灣了,我就去。
我歡迎臺灣的朋友投資、代理我們的電影,我明年的新片也可以給你們一半投資份額!”
盡管臺灣那邊搞得轟轟烈烈,楊葉的反應卻比較冷淡。
堅持“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的三不原則,盡顯渣男本色。
他給出的承諾不過是歡迎臺灣的片商投資白楊影業的電影罷了。
楊葉不想慣著臺灣片商,尤其是這個蔡松林。
蔡松林的學者影業起步較晚,卻在短短十多年間成長為臺灣最大的片商,手段了得,魄力也很大。
自從取得臺灣“金馬”和“大世界”兩條院線的排片權后,此人就開始大規模的投資香港電影。
蔡松林的投資以商業題材為主導,突出香港影星號召力,放棄臺方主導制片的形式,變為純投入成本,由香港制片公司全權拍攝。
這種手段,很快被其他人效仿,臺灣的同行將其奉為運作臺資港片的“既定模式”。
在臺灣片商有力的金錢支持下,香港的大明星們紛紛脫離大公司,自組電影公司單干。
為了打破新藝城、嘉禾等大公司的壟斷,蔡松林還攛掇陳榮美等人創立新寶院線,為這些單干的導演、明星提供院線支持。
巔峰時期,香港有六條院線同時運行,有兩百多家電影公司,一年能夠拍攝三百多部電影。
明星的片酬水漲船高,周閏發、周星池先后突破兩千萬,香港娛樂業呈現出極致的繁榮。
但高潮之后,便是隕落,蔡松林也終于自食惡果。
蔡松林極度信賴明星效應,王家衛那廝曾經拿著林清霞、張國容、梁操唯、王組賢、張曼鈺等一大堆明星的片約去找蔡松林。
他告訴蔡松林,我要拍一部金庸武俠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