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塔尼婭被一發炮彈擊中。
政委回到了戰場,他問謝苗,少校在哪里?
謝苗說就在前面,但不確定位置!
政委萬念俱灰,他說道:“我是一個傻瓜,我們如此艱苦地想創建一個平等的社會。在那里,你不用去羨慕別人。
但總有值得羨慕的東西,一個微笑,一份友誼,一些你沒有,卻想要得到的。在這世界上,就算都聯合成一個國家,也將永遠有貧富之分,有天賦的人、沒天賦的人、有愛情的人、沒愛情的人
塔尼婭不會回來了,她死了,她被榴霰彈擊中,一切都那么突然,我想她甚至沒來得及看見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她是想回到你的身邊,她一看見菲利波夫夫人上船,就轉身回來找你。她是對的,你是一個好人!”
謝苗聽見愛人的死訊,無聲痛哭。
但政委撒了謊,塔尼婭是在送菲利波夫夫人上船的途中被炸死的,而不是返回的途中被炸死的。
當然,也沒什么區別,因為她一定會返回的。
政委繼續說道:“我要幫助你,謝苗,我要做一件事,一件可以改變形勢的有用的事。”
他取下頭盔,在上面畫了個十字,“讓我指給你看,少校在哪里!”
“別這樣,別!”
政委探出頭,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眉心,死了!
他的行為,說不清是幡然醒悟,還是萬念俱灰!
他的死,也說不清是英勇就義,還是不想活了!
不管怎樣,因為他的死,德國少校暴露了位置。
暴露了位置的狙擊手,面對同級別的高手,自然是必死無疑,謝苗一槍打爆了他的腦袋。
戰爭結束了!
蘇軍取得了勝利。
德軍的戰俘被押送著離開戰場。
在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個角落,人們歡呼著,擁抱著,揮舞著紅旗,跳著舞,唱著歌,興高采烈地慶祝著勝利!
不同于原片里塔尼婭沒有死,被救活了,兩人最終見面的美式大團圓結局,本片是俄式悲劇結尾。
謝苗背著他的莫辛納甘狙擊步槍,離開喧囂的人群,獨自一人來到伏爾加河畔,在塔尼婭犧牲的地方,默默祭奠,他的愛人!
悲傷的音樂響起,悲傷的片尾曲愛的人輕輕唱著:
在那開滿鮮花的河岸上,戰士們追尋她帶著花香的目光。
山河破著,愛情在硝煙里莊嚴地成長。
來吧姑娘,擁抱你最愛的人。
一個諾言,一條河水,一縷無盡的芬芳。
美麗的白樺林,請把你的風聲唱響。
千里萬里的風云,怎能阻隔愛的人在路上。
時光無言流淌,歲月因愛而美著,我的疼痛,你的目光,你的衷腸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