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出道不到兩個月,只有一張專輯,就敢開演唱會。
消息傳回香港,港媒都震驚了,這種事只有十六年前的楊葉干過。
楊葉當年橫空出世,以一首《獅子山下》哄動港島的事又被媒體挖出來津津樂道了一遍。
伊能靜趴在床上,翻看著報紙,夸贊道:“葉哥哥,你當年好帥哦!”
楊葉坐在書桌旁,正在幫伊能靜修改歌詞,他頭也不抬地道:“現在就不帥嗎?”
“現在也很帥啦!但是不一樣啊,那時候是意氣飛揚的帥,現在是成熟穩重的帥!”
“那你喜歡以前的我,還是現在的我?”
伊能靜想了想,從床上爬起來,趴在楊葉的耳邊,輕聲呢喃道:“我喜歡……爸爸!”
……
《流星花園》和f4的走紅程度,比之兩年前的港愛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倒不是說流星比港愛更好看,而是港愛更貼近現實,更吸引都市男女,流星則更吸引青少年。
眾所周知,青少年追起星來,比成年人要瘋十倍。
至于一些成年人也很瘋,那不是成年人,是巨嬰。
亞洲一些電視臺分析港愛和流星走紅的原因,認為都是用了成名女星搭檔素人帥哥的模式。
成名女星可以拉人氣,而且成本不高,而素人帥哥很容易吸引小女生的喜歡。
不僅僅是f4,之前的黎明、郭富成、小虎隊也是一樣的。
于是,新加坡的新廣和臺灣的老三臺也躍躍欲試,鼓搗出了幾部偶像劇,跑到楊記請女明星出演。
這倒是為楊記拉了一波生意。
《流星花園》當年在日韓也是火得批爆,f4的專輯《流星雨》登陸日本,一度打入日本公信榜前十。
這種好生意楊葉當然不會放過,馬上著手將《流星花園》賣到日本和韓國去,圈一波錢再說。
楊葉打造的f4,不是原時空那四個菜雞能比的。
他四個就紅了兩年就歇菜了。
這四個里面,鄭一健和古添樂算是港片的末代巨星了。
現在借著這一波爆紅,完全可以有更大的發展前景。
……
《流星花園》的走紅,也讓星空衛視迅猛擴張。
開播不到三個月,已有三百多萬收視用戶,其中臺灣就占了一半。
這只是粗略統計的,因為具體有多少,根本搞不清楚。
廣告費自然也水漲船高,數錢數到手抽筋。
一開始打廣告的商家都是看楊葉的面子,比如瑞士蓮,雪鐵龍這些。
或者楊葉自己的生意,比如掌上精靈,楊記新電影上映的宣傳。
沒過多久,臺灣的廣告商就提著錢上門了。
在星空衛視打廣告比在老三臺打廣告效果要好,因為老三臺只在臺灣播出。
而星空衛視呢,整個亞洲的華人都可以看到。
星空衛視開播半年后,臺長鐘景輝興奮地告訴楊葉,累計廣告收入已經突破一億美金。
楊葉比較淡定,才一億而已,沒什么值得高興的,這才哪到哪?
小黃瓜的衛視中文臺開播二十個月,廣告收入就達到3.6億美元。
不過廣告收入是隨著電視臺開播不斷增長的,按照現在的勢頭,兩年后的收入是遠超小黃瓜的。
這都是后話,楊葉回到香港之后,一邊籌備《神話》,一邊繼續拍攝《東方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