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時候,張培仁被滾石派往京城開唱片公司。
如今他已經來了好幾個月,基本摸清了京城搞搖滾的這批人的情況。
趁著楊葉在京城,他和楊葉見了一面。
張培仁是李宗盛的好基友,兩人從小一起長大。
李宗盛年輕的時候,每寫完一首歌,就先唱給張培仁聽。
李宗盛有首歌叫《和自己賽跑的人》中一句“親愛的ndy,我的弟弟,你很少贏過別人,但是這一次你超越自己”,這個ndy就是張培仁。
張培仁少時癡迷搖滾,是鮑勃·迪倫的腦殘粉,因為喜歡dyn,所以他給自己取的英文名叫ndy。
1980年約翰·列儂遇刺身亡,臺灣許多搖滾青年表示哀悼。
張培仁覺得這不夠,他跑去找樂隊,拉贊助,轟轟烈烈地搞了一場記念演唱會。
這件事做成之后,他就被滾石招攬,然后就把好基友李宗盛介紹給了滾石。
不過張培仁并不是很喜歡臺灣的流行音樂,他都覺都是些“靡靡之音”。
羅大右離開臺灣后,張培仁覺得臺灣樂壇真踏馬沒勁。
直到他聽到了海峽對岸的一聲怒吼。
“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可是你卻笑我,一無所有!”
張培仁震驚了,臥槽,中國還有這么牛逼的音樂?
他坐不住了,說什么也要去京城看看。
不過那時候兩岸還是互不來往狀態,所以他只能等。
一直等到滾石決定去內地開唱片公司,他的機會來了。
……
張培仁掏出一張邀請函交給楊葉。
楊葉看了一眼,說道:“90現代音樂會,這什么玩意兒?”
張培仁道:“搖滾演唱會,京城的六支搖滾樂隊一起在首都體育館搞的一次拼盤演出。”
楊葉明知故問:“那干嘛叫現代音樂會?”
張培仁解釋道:“叫搖滾通不過審批,那幫人就很雞賊地換了個名字,叫現代音樂,就通過了。”
楊葉笑笑,說道:“說說你在這邊的情況吧!”
“我剛來京城的時候,按照你的介紹,先來了這家馬克西姆餐廳找宋春麗女士,然后就見到了唐朝樂隊。”
楊葉朝張培仁舉了舉杯,說道:“那幫孫子是不是瞧不起你?”
張培仁笑了笑,和楊葉碰了一下杯,說道:“是的,我給他們唱了一段rh(注:北美搖滾樂隊),他們才帶我見識京城各個地下樂隊。”
“現在京城的樂隊什么情況?”
“亂,在京城,二十個樂手能組四十支樂隊,除了個別齊整的樂隊,樂手們都是流竄站崗,這些人覺得氣味相投,就抱團,哪天混不下去了,再分道揚鑣。”
“他們靠什么生存?”
“主要是在馬克西姆餐廳,友誼賓館等幾個固定的據點辦"party"。晚上打樣之后就輪到他們,收門票的,不過也沒什么人來聽,收一晚上門票,還不夠一星期飯錢。”
“他們沒工作?”
“能排上號的樂隊,樂手都是社會邊緣人。不是被單位辭退了,就是把單位辭退了,沒有固定收入。"party"賺不了錢,外面沒有市場,都在靠一腔熱血苦苦支撐。”
“你覺得他們的音樂怎么樣?”
“怎么說呢,比較粗糙,但是有很強的生命力,有一股勁兒,有發泄不完的情緒,能夠穿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