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王》能夠賣得這么好,主要還是楊葉用自己的信譽背書。
這么多年,各地片商都對楊葉十分信任,他的電影,你搶就完事了。
更何況,楊葉這次是如此的信心十足,直接表示會砸兩千萬美元進行電影推廣。
攤到各大片商頭上,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這還有什么好說的?沖就完事了。
距離《獅子王》上映還有四個月,各地開始緊鑼密鼓地制作配音,啟動宣傳。
楊葉和惠特尼·休斯頓不熟,不過邀請到她來獻唱主題曲并不是什么難事。
聯美公司在好萊塢的實力非常強大,《獅子王》的兩首主題曲也都十分經典,她沒有理由拒絕。
在香港,各大電影公司知道楊記的暑期主打電影居然是一部動畫片之后,并沒有輕敵。
因為楊葉如此大張旗鼓,這動畫片必然有其過人之處。
在離開香港前,斯皮爾伯格對楊葉說道:“楊,這次香港之行給了我很多驚喜,尤其是那部《獅子王》,你們創造了一部完全有別于迪士尼的動畫電影!”
《獅子王》是迪士尼的轉型之作,在此之前,迪士尼的動畫片都是由童話故事改編而成。
像《白雪公主》、《灰姑娘》這些,都是拍給兒童看的,每部電影都有一個喜劇式的大團圓結局。
就連安徒生的《小美人魚》,原本是一個凄美的結局,迪士尼也給改成了喜劇大團圓。
《獅子王》則完全不同,雖然有借鑒《哈姆萊特》,但它仍然可算是一個原創劇本。
雖然講述的是“責任”與“成長”,但仍舊是建立在古老的“復仇”主題上的。
即使辛巴最終戰勝了刀疤奪回了王位,但國家已經滿目瘡痍,父親也回不來了,是一種缺憾式的結局。
楊葉說道:“史蒂文,如你所言,《獅子王》確實有著很嚴肅和成人化的核心,但我不覺得這是什么缺點。
兒童跟成人一起生活在同一個世界,我認為成熟的心來做動畫,某種角度上是對兒童的尊重!”
“說的太棒了,我也認為這是一部杰作,恭喜你!”
……
在“香港國際電影節”期間,但凡看過《獅子王》的,無不對其精妙的美術,恢弘的場景,感人的劇情贊嘆不已。
香港各大電影公司得知楊記的暑期檔電影是一部動畫片后,并不敢輕敵。
因為這電影在已經確定在全球六十多個市場發行上映。
得到這一消息的黃百鳴不禁感嘆道:“連一部動畫片都可以搞出這么大的動靜,楊葉已經鑄就金身了!”
……
“老板,查小欣到了!”
“請她進來吧!”
查小欣和盧覓雪是香港乃至于華人世界的狗仔教母。
盧覓雪主要供職于肥黎的《一周刊》,還有面粉馬《東周刊》!
她是將西方貼身追蹤、深挖秘聞的狗仔隊文化帶入香港媒體和兩岸三地華人社會的第一人。
對于娛樂圈來說,可謂深惡痛絕。
但對普羅大眾來說,那就喜聞樂見了。
不過九十年代后期,盧覓雪卻忽然后悔,對香港和兩岸三地媒體的狗仔隊報導風格提出不少質疑和批評,認為這種混亂的局面并非她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