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背著書包的學生,捐出了自己的午餐錢。
一位殘疾人也來到捐款箱前捐款,由于身體原因,由于他的身體不聽使喚,顫顫巍巍好久才掏出錢包。
他掏出十塊錢,但由于手抖,募捐箱的口子又不大,還是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才能進去。
這一幕被現場的記者用攝影機記錄了下來,播出之后,感動了無數人。
一位阿婆捐出了自己的棺材本,面對記者的采訪,她說:“28年前,香港大旱,四天才能領一次水。內地那邊聽說我們遭了災,好多人自發擔水到香港,要不是他們,香港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這是救命之恩,不能不報啊!”
記者聽到阿婆的這番話,十分感動,對著攝影機說道:“1964年香港遭逢百年一遇的大旱災,正是內地同胞無私的援助,才幫助我們香港人度過了難關。現在內地正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水災,也請大家伸出援助之手,一起幫助我們的同胞度過難關!”
你捐,我捐,大家一起捐,一時之間,捐款救災成為香港市民的口頭禪,三句不離一句:你今日捐咗未?
災難面前,所有人都結成了一條心,因為大家都是血濃于水的骨肉同胞!
由于楊葉在華人世界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所以他處理完美國的事務后,便第一時間趕回了香港。
……
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楠握著楊葉的手,感激地說道:“楊先生,你回來的正是時候啊!”
楊葉說道:“同胞受難,有用得著我的地方,我在所不辭。”
本時空,內地的形象要比原時空好很多,沿海一帶經濟發展欣欣向榮,學生們看到了希望,也都很安穩。
只不過今年的災情席卷大半個國家,實在過于嚴重,不得以才向國際社會請求人道主義援助。
周楠向楊葉介紹了一下現在的情況,香港各大富豪都是慨慷解囊,巨款從幾百萬到幾千萬不等,民間捐款捐物也十分踴躍。
出力最大的是霍家,不僅捐款兩千萬,還搞到了大批的物資,其中最緊要的,就是急缺的藥品。
楊葉不好搶霍家的風頭,他也捐兩千萬,隨后說出了兩個方案。
第一,把演藝界的藝人們都組織起來,進行一場賑災義演,籌集善款。
第二,組織演藝界的藝人們共同拍攝一部電影,所收票房全部捐出。
……
楊葉說干就干,從新華社出來,立馬召集香港院線聯盟,編劇家協會、導演協會、演員協會等各大公會的負責人一起到白楊影業開會。
會上,楊葉直截了當地說道:“我準備團結香港演藝界的力量,大家共同拍攝一部公益電影,所收到的票房,全部捐給災民,大家有什么想法。”
這正是眾志成城的時刻,大家自然一致贊同。
楊葉說道:“由于時間緊迫,而且還要滿足大量明星同時參演,現編劇本肯定是來不及了,我的想法是將1959年的《豪門夜宴》拿出來,進行翻拍。”
曾志緯上次被楊葉打得太慘了,到現在還心有余悸,他也沒本事報復,反而拍起了馬屁:“這個主意好啊,這個《豪門夜宴》本身也是公益電影來的,當時也是有好幾十位明星參加,非常的適合我們現在的情況。”
現場老資格的人知道這部電影,于是一起表示贊同。
楊葉道:“那現在開始分工,編劇協會,三個小時的時間對劇本進行改編。然后,你們要派遣編劇在拍攝現場,隨時候命。”
編劇協會的會長南燕立刻答應了下來。
楊葉繼續道:“導演協會負責出導演,由于時間緊迫,我建議分成四組拍攝,有誰愿意的,可以報名。我先說,我負責一組。”
大家紛紛舉手,由于報名人數太多,最后干脆讓四大電影公司各出一名導演。
于是,這部電影的導演除了楊葉之外,還有嘉禾的張堅庭,德寶的高志森、永盛的王京。
隨后是主演,曾志緯自告奮勇要演男主角,楊葉笑道;“這個電影我們要一周之內拍完上映,演男主角的話,你基本上沒法睡覺,想清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