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拍攝《終結者2》的時候,吳宇森作為副導演,積累了很多經驗。
到了《終結者3》升任導演,讓楊葉省了很多事。
楊葉每天拍完自己的戲就閃人,省下的時間就去忙基金的事。
由于基金初創,保爾森沒什么名望,很多時候都要他親自出面。
過去二十年,楊葉在電影業上的表現有目共睹,他在這個領域的統治力無人質疑。
當楊氏私募基金出現的時候,立刻在北美資本界引發了很大的關注。
這段時間,楊葉開始頂著他的爵士頭銜,不斷出入北美的上流社會。
歐美的上流社會流行一種“名媛文化”。
在一些富人舉辦的沙龍上,都會邀請許多名媛參加。
這些名媛主要分為四類,具有歐洲皇室或貴族血統的人通常被認為是真正的名媛。
其次是富豪家族的繼承人,各個領域的女性杰出代表,以及走紅的真人秀明星等。
當然,還有許多假名媛,她們想方設法包裝自己,然后出入這些場合,以期能夠釣到金龜婿。
在后世的中國,還有專門的名媛培訓班,專門學習如何勾引,伺候富人,還有人成功上岸。
比如郭富成的老婆,據說就是名媛培訓班出來的。
在中國崛起之后,許多名人的女兒也被邀請去歐美參加這些名媛舞會。
比如功夫巨星李聯杰的女兒,菊花的二公主、賭王的女兒都曾被邀請參加巴黎的名媛舞會。
她們身著定制禮服、佩戴高級珠寶,與“騎士”共舞,這成為她們開始接觸時尚界和媒體的契機。
楊葉這段時間頻繁出席各種沙龍,也因此認識了不少名媛,還曾化身“騎士”,和名媛共舞。
楊葉不僅僅是世界頂級的富豪,他淵博的知識,幽默風趣的談吐更是讓這些名媛青睞不已。
這些名媛對這個大電影明星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她們還從麥當娜那里聽說楊葉那啥非常兇猛。
于是,他們紛紛向楊葉表示好感,和楊葉約會,楊葉也不客氣,和這些名媛干了個爽。
當然,干了個爽只是消遣,主要還是搞錢,拉人脈。
楊葉公然宣布,他募集的資金除了傳統的股票、樓市等行業之外,很大一部分會流向電影業。
這意味著華爾街的資金多了一個新的去處。
電影業的投資有多吸引人呢?
進入九十年代后,電影業極度繁榮,世界各地佳作頻出,電影票房也被不斷推高。
1990年至2000年間,北美電影票房增長了52%,外國市場也在爆發式的增長。
而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影的收入來源變得非常廣泛。
除了電影票房,電影公司還可以在廣告贊助、錄像收入、電視版權、電視點播、電影周邊、游戲改編、小說出版等領域大賺特賺。
這都使得電影成為當時最賺錢的行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