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呈現出來的這部《生死時速》,就是典范之作。
劇本就不說了,緊張刺激,情緒拉滿。
雖然沒有花里胡哨的特效,但拍出來的效果依然驚險刺激,看得不少人手心冒汗。
隨后的采訪環節,很多人服了。
那些因為票房撲街怨天尤地,找各種借口的,也都閉嘴了。
拍完這部電影,陳木勝也跟楊葉學了不少東西,比如如何用鏡頭制造緊張刺激的氛圍,他希望跟著楊葉的身邊多學兩招,楊葉便讓他做了《黑客帝國》的副導演。
其實楊葉原本想弄部跟《生死時速》類似的電影讓他繼續拍的,忽然想到那個電影的重要道具是手機,而現在的手機功能太簡陋了,很多功能都沒有,只能作罷,以后再說。
……
《生死時速》首映禮之后的第二天,楊葉便和好萊塢代表團一起飛往京城,進行最后的談判。
楊葉雖然是美國電影協會mpaa的成員,但是這次的談判中,其實他更像一個中間人,負責和雙方的溝通。
好萊塢認為中國內地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他們想要進來,自然是要付出一些誠意的。
不可能你說你想進來,我就開放市場,讓你撈錢。
楊葉給mpaa的建議是,可以搞一個“中美電影人才交流計劃”,邀請中國內地的一些電影導演赴好萊塢學習,幫助中國電影培養人才。
這個建議不是楊葉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原時空就有的。
2012年,中國同意進一步放開市場,將每年引進的分賬電影數量增加到34部,并將分成比例提高到25%。
作為回報,mpaa搞了一個“中美電影人才交流計劃”,由派拉蒙首先發起,每年邀請中國電影人才前往好萊塢觀摩、學習、交流。
派拉蒙選派公司高管和好萊塢經驗豐富的電影編導、制片人等一線電影人參與。【。3。】,
像五二三、吳驚、陳思成、郭帆等,都是前幾批前往學習派拉蒙交流的人員。
從好萊塢回來后,他們分別拿出了《尋龍訣》、《戰狼2》、《唐人街探案》、《流浪地球》……
這是學得好的,也有白學的,肖央也去了,回來后要搞特效大片,結果拍出一部《天氣預爆》,撲了個街。
派拉蒙之后,華納、索尼、迪士尼、環球幾家大廠也陸續推出了包括動漫制作、高概念影片/ip開發、編劇、藝人經紀,以及制片及企業管理等各種類型的培訓交流計劃,總人數達到200人。
這些人都是中國電影產業的中流砥柱,交流計劃展開的數年時間,正是中國電影迅猛發展,電影票房記錄瘋狂不斷刷新的時間。
當然,好萊塢也賺麻了,那幾年,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的票房水漲船高,《復仇者聯盟4》更是狂砍四十多億票房。
可惜這種雙贏的狀況只持續了五年,就開始毛衣戰,跟著又是疫情,交流被生生中斷。
跟著好萊塢又深陷lgbt的政治正確困擾,自己也實力大減。
雙方的交流就這么不了了之了。
對于這種學習交流,mpaa根本無所謂,2013年都能搞,更何況是1993年,他們馬上就同意了。
……
而中影這邊呢,開放港片進來之后,中影原本吃得肚滿腸肥。
但是隨著這兩年錄像廳的普及,尤其是vcd這玩意兒發明之后,盜版開始猖獗起來了。
電影市場和音樂市場不一樣,盜版磁帶、盜版cd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內地唱片業的繁榮。
因為很多正版的渠道深入不到密集的發行點,這時候就要靠盜版來填充。
盜版的存在讓流行歌曲廣為傳唱,有助于擴大歌手的知名度,助長專輯銷量,商演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