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與盜版共存的九十年代,廣州有一百多家唱片公司,每天都是幾車皮的唱片運到全國各地,賺老了錢了。
但電影就不行,偏遠地區本來就沒啥票房,發達地區又被盜版侵蝕,損失慘重。
田聰明部長單獨和楊葉見面,問他為什么這次要來當說客。
楊葉直言自己也是mpaa的成員,非來不可的。
另一方面,楊葉也向田聰明介紹了一番世界影壇的狀況。
現在好萊塢正在進行產業升級,《侏羅紀公園》的橫空出世,意味著好萊塢的高概念電影正式成型。
這種高概念電影觸使人們走進電影院去觀看,盡管有錄像、電視等新媒體,但美國院線絲毫不受影響,反而越做越好。
各國、地區的電影想要對抗,就必須跟著升級,否則自己的電影市場就會被好萊塢大片蠶食殆盡。
田聰明問:“既然如此,我們為何還要放好萊塢大片進來呢?”
楊葉心說,當然是為了賺錢啊。但他還是一本正經地說道:
“這和改革開放是一個道理,邀請海外資本進來投資設廠,招募我們的工人。
雖然賺了我們的錢,占了我們的市場,但我們的工人因此學到了技術,商人因此累積了資本。
文化事業也一樣,只有讓好萊塢有錢賺,人家才愿意進來投資。
也必然會為我們招募、培養人才,這個就是……市場換技術。”
“所以你建議好萊塢搞了一個中美電影人才交流計劃?”
“是的!”
田聰明蹙眉思索了一會兒,問道:“你說世界各地的電影都會被好萊塢蠶食殆盡,那么香港電影也會?”
楊葉道:“港片只是在亞洲暫時有點優勢罷了,但隨著好萊塢的持續推進,必敗無疑。
因為港片大多是作坊模式,在好萊塢的工業大片面前,沒有任何優勢。”
田聰明又問:“沒有辦法補救嗎?”
楊葉搖搖頭:“不需要救,香港電影最終會成為中國電影的一部分。
如果港片一直保持強勢地位,反而沒有辦法融入了。
只有被好萊塢擊潰,失掉海外市場之后,這幫人才會前來內地尋找新的市場。
到時候,技術,資金都會轉入進來,為內地電影業培養人才。”
田聰明奇怪地道:“你是香港電影人,為什么完全不為本土考慮呢?”
“正是為本土考慮,我才會說出這番話的。畢竟,主動融入和被動加入,是兩碼事。”
楊葉的這番話,也正是他放任臺灣八大片商和香港電影界關系破裂,而不肯出面的原因。
后來雖然在臺灣和八大片商見了面,但他根本就沒有調和雙方之間的矛盾。
反而讓八大片商投資謹慎點,搞到港片現在很難拿到臺商的投資了。
“我明白了!”
田聰明回去之后,沒過幾天,就和mpaa達成了一個五年協議。
協議主要內容是,每年引進20部好萊塢電影,分成比例15%。
而第一部引進的分賬大片,被確定為《侏羅紀公園》。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