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屆電影節都非常成功,后來國家忽然覺得國內的電影節太多了,要去掉一個。
金雞百花,上海影展肯定是不能去掉的。
就只能在珠海和長春中選了,長春是曾經的電影之都,長影廠是中國電影的搖籃,珠海拼不過,就嗝屁了。
其實從發展前景來看,珠海節遠遠好過長影節。
長影節的問題就在于它定為不清晰,雖然后來一直在辦,其實也沒人當回事,影響力等于無。
就連那些拿了長影節影帝影后的人都懶得發通稿宣傳。
而珠影廠致力于全球華語電影人的交流溝通,就是一個很好的噱頭。
如果發展得好的話,甚至有機會頂替掉金馬獎的位置。
因為珠影節成立之初,珠海政府就表示除了會對入圍的電影進行審核之外,不會干涉影片的評獎,由電影節的評委們自行商議決定。
有了這個大前提,事情就好辦很多,最起碼,涉及到海外電影人,你手段不能太黑吧?
況且楊葉現在在深圳大搞影視基地,如果珠海再有一個電影節,兩座城市相得益彰,是很好的。
珠海后來的定為是一座旅游城市,如果珠影節辦得好的話,珠海未嘗不可以成為亞洲的戛納。
所以楊葉就希望,最終能夠把珠影節保留下來。
要達到這個目標,首先就是要把珠影節的聲勢搞大。
其實沒必要非得撤掉一個,大家一起辦不就行了,誰會嫌獎多啊?
……
六月,楊葉返回香港過了一個端午節。
然后便呼朋喚友,一起從澳門入境,抵達珠海,為珠影節助威。
知道他們要來,珠海專門搞了一個歡迎活動,還有不少群眾跑來看明星。
更有上百家媒體前來報到,除了兩岸四地,還有來自美國的華文媒體。
一時之間,拱北口岸的廣場上人山人海。
楊葉、林清霞、陳龍、洪京寶、許鞍華、徐刻、張曼鈺、黎明等一大票香港影壇的大導演、大明星出場,給足了珠影節面子。
他們上了車,兩旁全是夾道歡迎的人們,楊葉感嘆道:“他們也給足了我們面子啊!”
到了下榻的酒店,臺灣的李行、侯孝賢、金成武等導演、演員已經先到了。
內地也出動了凌子風、謝晉、陳道明、張一謀、姜聞、葛悠、鞏莉等人。
兩岸四地加起來,共有一百多位明星出席,紅毯上星光熠熠,絕對算是一場電影盛事了。
第二天,珠影節便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本次電影節參展影片,是否代表了大陸、臺灣、香港的最高水平?”
擔任本次評審的三地評委均給出了一致的肯定回答。
楊葉并沒有擔任評委,他是來給珠影節助威的,但他是華語電影一哥,也坐在了臺上。
關于這個問題,他唱了個高調:“三地電影現在有合流的趨勢,香港電影要想更好,一定要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
我們白楊電影公司今后將致力于和內地的電影公司合作,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一起向世界弘揚我們中國的文化!”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