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戲原時空是1995年在香港上映的,票房只有三百多萬,不是很理想。
現在有楊葉親自現身為干女兒站臺宣傳,估計能賣得好點。楊記同時還引進了蔡明亮的《愛情萬歲》在香港上映。
今年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異彩的三部華語電影《愛情萬歲》、《陽光燦爛的日子》、《東邪西毒》同時在香港上映,也算一個噱頭。
……
楊葉找來了《明報》的現任總編輯董橋。
今年金像獎之后,楊葉便收購了金庸手中的《明報》股份,正式入主《明報》。
不過他對金庸承諾,不會改變《明報》的辦報方針政策,《明報》的人事一如從前,沒有變動。
這和原時空于品海接手是完全不一樣的,于品海接手《明報》之后,搞了很多騷操作。
比如他把《明報》抵押出去,弄了一筆貸款,然后拿這筆貸款去放貸,還跑到加麻大開辦賭場。
結果很多《明報》的老人深為不忿,紛紛離開,使得《明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后來于品海從前的爛事被曝光出來,他自己也不得不辭退主席一職,但對《明報》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明報》是一份很好的報紙,在香港中產階級中的公信力很足,楊葉并不想改變它。
入主半年以來,《明報》一切照舊,就連開董事會,楊葉也只讓鄧麗珺代為出席,這讓金庸大為放心。
但是,楊葉想借《明報》的資源,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楊葉給董橋倒了杯茶,慢條斯理地說道:“老董,我想辦一份報紙,你幫我策劃一下。”
董橋一愣,楊葉自從入主《明報》之后,一直都是甩手掌柜,只給他的女人鄧麗珺安排了一個董事席位,之后就不管不問。
這讓報社的老人十分滿意,所以還是按部就班的做事,沒想到,楊葉忍了半年,終于要出手了。
楊葉看著董橋的表情,笑道:“你不要誤會,我答應過金庸先生,不會干涉《明報》的辦報方針。
我是要另外辦一份報紙,只不過報社有許多資深的報人,所以希望你能夠出手幫我一把。”
董橋放下心來,問道:“爵士想辦什么報紙”
楊葉喝了口茶,說道:“免費報紙!”
董橋一口茶水差點嗆出來,驚訝地道:“免費報紙”
“對,不僅不收錢,還要給銷售渠道倒貼錢。”
“那……怎么盈利”
“靠廣告!”
“廣告我們的報紙本身就是靠廣告盈利的啊!”董橋理解不能。
“《明報》的發行量突破十二萬份,已經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大報,你覺得它還能增長多少”
董橋想了想,說道:“我們《明報》的主要讀者是香港中產階級,以香港的人口規模,這幾乎已經是極限了。”
“如果我想把報紙的發行量提升到30萬份呢”
“這不可能,除非香港的人口突破一千萬。等等,您說……免費”董橋有點明白楊葉的意思了。
“沒錯,免費。報紙歷來都是要錢買的,如果我們的報紙不要錢,免費看,發行量自然會大大提升。
至于盈利嘛,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三十萬份,甚至五十萬份的銷量,對于廣告商的吸引力,自然大大增加。”
“我明白了,這招……似乎真的可以,爵士的思路果然是別出心裁,想人之所未想,董某人深感佩服!”
楊葉心說,什么似乎可以,簡直是太可以。
這就是原時空肥黎的招數,肥黎的水果日報施行免費,發行量飆升到三十萬份。
而《明報》就被硬生生壓制到九萬份,發行量少了四分之一。
后來崛起的《頭條日報》,發行量更是突破七十萬份,成為香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大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