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神更亮更堅定了。
韓鈞見過外甥后,私底下找許懷義,“有必要這么做嗎?就算為了鍛煉他們的意志力,每日跑步習武也足夠了,他們本來也不是走武將的路子,都是靠筆桿子、靠頭腦吃飯,帶他們去下地干活兒,圖什么?”
許懷義直言不諱道,“就圖,讓小魚真正懂得百姓的疾苦。”
韓鈞怔了下,“百姓是重要,但對他來說,文臣武將的支持才是最有用的……”
不然,連那個位子都坐不上去,當不上帝王,就算懂百姓疾苦又能做什么呢?
做的越多,做皇帝的就越是容不下。
許懷義明白他的意思,慢悠悠的道,“文臣武將的支持,自有咱們操持,但感受底層百姓的不容易,咱們說再多,不如讓他去親身體會一把,如此才能印象深刻,牢記到腦子里。”
頓了下,又補上句,“在我看來,其實百姓的支持和愛戴,才是他最大的依仗。”
韓鈞眼神微變,“是你這么想,還是孫鈺或是江先生傳達的意思?”
許懷義斜睨他一眼,哼了聲,“是我的意思,怎么滴?覺得我說的話就不靠譜,沒分量,只他們說的觀點才有說服力、才是正確的?”
韓鈞見他不爽,噎了下,好聲好氣的解釋,“我沒那個意思,我只是覺得你還年輕,所思所想,不一定成熟,你師傅和江先生見多識廣,懂得自然多些……”
“行了,解釋就是掩飾,說到底,還是覺得我眼界不夠高,看的不夠遠……”
“我真沒那意思!”
“你有……”
“真沒有,我其實很佩服你的遠見和胸襟,真的……”
許懷義"無理取鬧",逼的韓鈞說出了對他欽佩的軟話,又低頭認了錯,才不逗他了,耐心的給他解釋了下,百姓的支持和愛戴有多重要,深入淺出,跟當場做了偏議論文似的,提出論點,再一二三逐條論證,最后得出總結,讓看的人信服。
韓鈞勉強被說服了,不過,該心疼外甥還是心疼,回來后,每日盯著他湯湯水水的補身子。
當然,其他孩子也都有,顧歡喜對他們,在衣食住行上一視同仁,從來不搞特殊化,從湖田村回來后,就讓焦大夫開了滋補的藥膳,不光孩子吃,大人們也都按時服用,她還自制了些面膜,讓孩子們保養小臉和手腳,如此養了七八天,一個個的就恢復了之前的模樣。
比之前,還更有精神頭和韌性了,這點,從習武和讀書上都能明顯的體現出來。
韓鈞見狀,總算不再心疼外甥之前所受的罪了,也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許懷義這般磨練外甥,是寄予厚望,這是外甥的幸運和福氣,他不該質疑。
至于江墉,更是肯定了許懷義的勞動教育理念,還提出,等秋收的時候,再帶孩子們回去下地干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