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遠被刺殺身亡的消息傳開之后,晉帝大怒,百官和市井小民也都咗舌不已
但是隨著敬遠身死更大的噩耗從吳郡傳來,敬遠的侄兒孫恩率領天師道在三吳地區的信眾起兵造反,公然攻打錢唐縣衙,又北上吳縣,入侵京畿,時日遷延日久,天師道的勢頭越來越大,孫恩手下前后竟然也聚集了數千人馬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暫時拋開孫恩率領天師道起事的消息不管,再來談一談這位死在會稽王司馬道子手里的國師敬遠真人。
敬遠真人俗家姓孫,單名一個泰字,是八王之亂中趙王司馬倫的謀主中書監孫秀后人,出身瑯琊孫氏。
孫泰早年有幸拜入天師道教主杜明師杜子恭的門下,在三吳地區傳道,后來杜明師西入巴蜀數年毫無蹤跡,孫泰遂被天師道成員推戴為新任教主,全面掌管整個天師道
孫泰收買宮人潛伏在晉帝身旁,頗得寵幸,連他的道號敬遠都是晉帝御賜,可見晉帝對他的恩寵之重
可惜,孫泰得罪了會稽王司馬道子,因此也惹來了殺身之禍如其不然,孫泰其人用心之深遠,必然能給晉朝帶來更大的禍患
“諸公召我前來,莫不是要讓我去平亂”徐宗文想了想,只有這一個油頭,若不然這些朝堂宰輔怎么會對自己這么推崇備至,這么的禮遇甚重,甚至是紆尊降貴,親自迎接
中書侍郎王恭點點頭,毫不掩飾的承認道“徐將軍果然睿智眼下朝中沒有人能比將軍你更能擔當此等大任了孫恩賊寇劫掠三吳,攻城破地,已成大晉腹心之患。將軍屢立戰功,未嘗一敗,此次平定孫恩小賊對于將軍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還有什么人能比將軍更適合平亂呢”
“國舅所言正是我們要說的,還請將軍走一遭,將反賊孫恩檻送建康,平定三吳,還江南百姓黎庶一片太平”散騎常侍郗恢又道。
門下侍中殷仲堪安慰徐宗文道“謝車騎駐守陳郡,桓公返回江州駐地,朱驃騎鎮守廩丘至今未歸,眼下京中只有你堪稱名將,趁孫恩還沒有威脅建康,剪除反賊羽翼,一舉平定三吳,這樣大的功勛非你莫屬啊”
徐宗文正依違之間徘徊,會稽王司馬道子不屑道“孫恩賊子何足為懼怎么著難不成我們的百勝將軍吝惜自己不敗之名,不敢出站了”
徐宗文聞言微微蹙眉,面色已有不悅,眾人早就知道去年歲末太傅謝安壽辰時,徐宗文曾為了南郡公桓玄出頭與司馬道子二人針鋒相對,結下梁子,如今二人再次針尖對麥芒,眾人紛紛上前勸說。
尚書左仆射王珣安坐主位,溫潤的茶水順著咽喉滑落下去,王珣老樹根般干枯暗黃的手松開白瓷茶盞,從口中呼出一口濁氣
“既然徐將軍不愿意去吳中平叛,中樞臺省再議人選就是了總而言之,最后的人選是由陛下欽定的,禁軍經過徐將軍整頓不是已經成軍了嗎從禁軍中擬幾個人選讓陛下圣裁就是了,除此之外,你們可還有其他的穩妥法子”王珣氣都不帶喘的,趁著所有人都噤聲的空檔,居然一股腦把話說完了,連帶著把議事主調也都拍板了
司馬道子半天憋不出一句多余的話,眾人也都緘默不言,徐宗文一個人望著王珣,看著這位久經宦海沉浮的前輩。
臨大事而不拘小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晉朝還是有人吶
“誰說我不愿意去吳郡平亂了”眾目睽睽之下,徐宗文唰的一聲騰了起來,他朝著尚書左仆射王珣主動請纓道“徐驍愿意帶兵前去吳郡平亂,不取下反賊孫恩的人頭,誓不還朝”,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