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胤點了點頭不徐不疾地開始背誦“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望著滔滔不絕背誦大學的長子徐宗文一邊點頭表示贊賞一邊已經開始驕傲了起來。
年方七歲,已顯如此資質,后生可畏
有此子作為世子,自己也算是后繼有人了
“可知何意”徐宗文收回思緒,繼續考校兒子。
似乎是已經習慣了父親的抽查,徐世胤沒有絲毫慌亂,他組織了語言便開始娓娓道來“大學之道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之境。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得”
“通。”
“謝過阿耶”
徐宗文招了招手,徐世胤立刻上前幾步,他拉著長子指著搖籃里的老二老三“知道他們是誰嗎”
“是弟弟。”
“恩。你是阿耶的長子,亦是他們的長兄。以后阿耶不在了,你的弟弟妹妹們,還有你的阿娘都指望著你呢”
“所以阿耶讓你三歲開蒙,又給你請了三位老師,你可知阿耶的用意何在”
身在高位總要思慮身后之事,否則自己辛苦數年打拼留下的基業恐怕立刻就會被人瓜分,至那時恐怕不只是舊部心腹乃至于至親之人他都已經無力去保全。
所以,徐宗文時時刻刻不忘告誡自己也不忘告誡長子,不論是朝堂還是千里邊境隨時自己都有可能發生意外,一旦自己不在了,長子徐世胤便是目下他唯一的繼承人
除了日夜護駕的徐溫,誰人也不知大司馬府書房的暗格里早就留下了一道遺命孤不在,諸將當奉孤之世子徐世胤為主,以雍涼大都督沈玉統領北伐軍,以司州刺史裴卿為錄尚書事總攝朝政,長史郗儉為中書令,軍師祭酒郭裳為揚州刺史,軍謀曹掾薛贊任丹陽尹。
遺命在徐宗文返回建康的太元十二年春季已經立下,也就是長子徐世胤出生的那一年。
“阿耶萬不可說這樣的話兒子年紀尚小,學識不足,還需阿耶時時提點,阿耶年富力強,不可妄自菲薄”徐世胤立刻跪在徐宗文膝下,拱手再拜
見孩子這樣鄭重,徐宗文也不再端著,他雖不忌諱生死之事,但在孩子面前提早說這些話確實有些不合時宜。
“也罷你尚未加冠,為父言及此事確實有失妥當。地上涼,你快快起來。”徐宗文親自扶起兒子,又拍去兒子身前的袍服上沾染的微塵。
徐宗文道“過幾日,大本堂便要竣工。算時日你表兄他們也要從洛陽趕回來了,老二老三年紀尚小,有你表兄幾人伴讀,你也就不寂寞了。”
徐宗文長姐徐氏嫁入吳郡沈氏,夫君是如今的黃門侍郎沈叔任,他二人所生之子沈彥博自幼送去洛陽在徐宗文左右調教,算起來今年也已經有十一二歲了。
徐宗文在大司馬府修建大本堂,傳令沈彥博回京,與沈彥博一同南下的還有徐宗文所收之義子中的朱超石、朱齡石、沈田子、沈林子四人。
至于王鎮惡、胡藩、孫處、蒯恩四子,他們四人中年紀最長的王鎮惡已經年過十八,最小的蒯恩也過了十五,實在不合適做徐世胤的伴讀。
自然,除了朱氏、沈氏兄弟,徐宗文還召集各士族門閥之嫡子入大司馬府,相伴徐世胤左右,培養長子以后的班底。
相信十年以后,這些與徐世胤朝夕相處的孩子們之中一定會有幾個文武之才能夠成為他的得力臂膀
。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