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消耗的糧草是小,怕的是路程遙遠,人困馬乏,雨雪風暴,各類疾病,到時候很可能連敵人都沒有遇到就死傷慘重。
“臣,謹遵陛下旨意!”
“臣遵旨!”
三人應聲而拜,這一去既分生死,也分榮辱,得勝活著回來便是封候拜將,若是敗了便是一朝跌落塵泥,再無翻身之日!
看著意氣風發的軍士們,徐宗文如沐春風,他當即宣布將此次演武中表現最為出色的神策軍指揮使檀韶擢升為神策大將軍,統領神策軍、控鶴軍、龍捷軍,全權負責燕然山之戰。
武赫六年夏六月,朝廷頒布新政,廢中書省、門下省二省,只余尚書省。
在內閣、尚書省之間設立通政使司,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之章表奏疏一律移交通政使司,由通政使司分類遞送尚書省、內閣、樞密院。
地方設監察使司、都指揮使司與按察使司三司,已分刺史之權柄,實無置刺史之需。故廢刺史設立布政使司,于各州設布政使一名,階從三品,位在都指揮使與按察使之上,掌一州之民政,隸屬尚書省。
此外,各州之監察使司隸屬御史臺統轄,不受布政使節制。
此外,內閣頒布一條政令:非科舉入仕者不得擔任六部堂官及入閣樞密,凡六部及各司衙署官員者需歷地方為官三載由吏部及御史臺考核然后可以升任。
換言之,也就是非科舉出身的官員不能擔任各部尚書一級官員,更不能入閣拜相,不能進入樞密院。
由此,徹底杜絕幸進之輩,女干佞之臣,也將以世襲、九品中正制入仕之人上升的通道徹底堵死了!
朝廷的信號很明確,世襲制依舊存在,九品中正制也還在定品,但只要是參加科舉入仕的出身就比世襲制、九品中正制高,只有科舉制能夠擔任尚書一級的官職,今后也只有科舉出身的官員能夠有資歷進入內閣成為中樞之臣!
此舉,無異于已經廢除了九品中正。
此消息一經傳出天下嘩然!
寒門士子一方自然是喜不自勝,對朝廷感恩戴德,高門士族子弟則是失落不已。
朝野百官之中,凡是追隨皇帝多年的人自然知道內閣的這一條政令肯定是皇帝首肯,不敢輕易置喙。
至于那些本就身在高位的前朝遺臣,亦或是各州郡的大士族們他們明面里或許不敢說些什么,但暗地里少不了抨擊新政,對朝廷頗有微詞。
但這一切在至高無上的皇權之下,在絕對的兵權壓制之下,沒有人敢公然抗拒內閣推行的政令。
君不見前有東海徐玄,后有清河崔鈺,他們的下場天下人皆有目共睹,還沒有人能夠蠢到繼續效仿。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