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愷熠,盧伯琦之孫,盧紹青之侄,因定年號為‘開宏’,也稱開宏帝。帝身形俊秀,談吐文雅,祖帝在位時,嘗夸贊其厚德聰慧。”
“當今圣上入京時,開宏帝主動縱火深宮,一眾宮人葬身其中。災后卻未能找到帝尸,傳國玉璽亦下落不明,因此懷疑開宏帝未死,藏身世間。”
“典秘儀受圣上口諭,近年來覓跡尋蹤,卻一無所獲。”
夜晚,風雷交加,狂蛇般的紫電劃過天際。窗外暴雨滂沱,檐角水流如注。
機關燈架立于旁側,橙黃色的燈光柔和明亮。蔚渺靜坐于典秘儀府邸的書房中,翻閱過往宗卷。
“開宏帝倚重文臣,所拜神像為明光佛,不善殺伐,而善養心,其行寬宏,易令人信服,修至高深處,一言可令人改心。帝修行時間尚短,在各種資源的幫助下,已為超一流武者。”
這些都是關于盧愷熠的個人描述,此外還有他的身世記載。
“祖帝在位時,本立嫡長子盧禎為太子。盧禎文武雙全,監國有方,深得民心。薈寧20年,盧禎代帝南巡,歸來途中染怪疾。祖帝曾召集天下名醫,茗鼎門掌門楊孜受命入京,承詔視疾,言‘命當絕,無藥可醫’。”
“一年后,太子于東宮病薨,年僅32歲。”
“祖帝晚年喪子,悲痛欲絕,立盧禎次子盧愷熠為皇太孫。薈寧26年,祖帝駕崩,盧愷熠即位,大赦天下……”
典秘儀中有著盧愷熠的詳細信息。典秘儀創立之初,主要的任務就是搜尋開宏帝的蹤跡,無數奉常侍把他當稀世珍寶來研究,恨不得掘地三尺,連日常如廁規律都不放過。
司天監同樣高度關注著他的信息,他是對盧紹青即位正統性的最大威脅。誰能找到他,圣上的封賞之厚可想而知,
生不見人,死不見尸。如今一首讖言詩橫空出世,論起已知的嫌疑者,前朝皇帝有著充足的動機和能力,也不必擔心奪位的正當性。
“但記載中,開宏帝宅心仁厚,會為了奪位不惜掀起瘟疫?”蔚渺一邊思索,一邊整理桌上卷宗,“人并非一成不變。墮落者比本惡者更可畏。”
讖言詩并非預言,而是人為的輿論手段,前朝早有人用過,所以盧紹青與顧浮徽的判斷都是有人想搞事。
蔚渺擁有十字重瞳,有短暫窺視未來的能力,觸類旁通之下,對預言類能力也有部分心得。
預言的準確度受雙方的運道影響,正如她窺視敵方的未來行動時,信息獲取度受雙方的位格高低影響。
盧紹青或許不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帝王,但堪稱英明神武,延續前二位帝王的治國方略,保一個太平盛世問題不大。
境內河清海晏,王朝氣運如日中天,加上盧紹青本人為七宗武者,想要預知改朝換代這樣與當前趨勢不符的天下大勢,可以讓占命者先吐上三升心頭血。
這世上與命道相關的名家只有兩位,一位是大宣朝末期的欽天監監正曹倫,神像為追生伐命星君,現在生死不知。
欽天監是司天監的前身,職責是觀星象以推衍天下大勢,曹倫是絕對的核心人物。曹倫失蹤后,欽天監無人可用,祖帝將它與六扇門合并,創立司天監。
另一位是江湖散修,號稱“元辰道人”,神像不詳,行蹤不定,不時放出一些小災小厄的預言,受江湖人士追捧。
“如果真的是盧愷熠,反倒是好事。典秘儀找了對方這么多年,不如讓他親自出手,才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