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雷光映于眼角,打斷了蔚渺的思索。她起身走出書房,撐起輕薄的鐵傘,吩咐門口的奉常侍將卷宗送回庫房,而她則朝后院走去。
氣象森嚴的奉常獄靜立于雷雨中,精鐵鍛造的門墻泛著幽冷的光。屋檐下的紅燈籠微微搖晃,上書“明刑弼教”“天憲森嚴”“公正無枉”等題詞。
門口守著兩頭一人高的狴犴石像,形似猛虎,頭生兩角,呈蓄勢待發的姿勢踩于石臺上。
它們的形象取自神像“狴犴”,其武學與心魔特質都與監獄相關,長久演變之下成為監獄的文化象征,這種象征被機樞院借來安在機關獸上。
機關架構隱于石皮下,罕為人知,因為至今還沒有人能從奉常獄中逃脫,觸發狴犴的防御機制。
狴犴的控制權同樣在裴溫韋手中,他也是這座監獄名義上的典獄長。
奉常獄作為令人聞風喪膽的兇地,門前卻有一片荷花池塘,水中鯉魚膘肥體壯,胃口極好。
蔚渺覷了眼波瀾蕩漾的池面,忽然憶起一件事。
某次,裴溫韋宴請諸位判官及總令,宴上有一道紅燒鯉魚。直至宴會結束時,品嘗過這道菜的僅有三位判官,五位新入職的總令。兩位典秘使將宴上的菜都吃過一輪,唯獨不動它。
裴溫韋則評價其肉質鮮美,香色俱全,是道可入宮宴的好菜。
蔚渺今晚讓人撈了一條上來,認可了裴溫韋的美食品味。
在現實中喪失的味覺,在副本中竟能恢復,雖然是不一樣的身體,但關鍵點恐怕并不在身體上。
其中所透露出的訊息讓蔚渺在心底有了幾分揣測。
關乎扮演的本質。
隨著目光收回的還有思緒。蔚渺神色如常地走近奉常獄,按例向門衛出示令牌。
如果說典秘儀的府邸聚集了眾多精英武者,那么看守奉常獄的是精英中的精英,最能彰顯典秘儀的底蘊。
表面巡邏的奉常侍有十隊之多,暗地里盯著的好手更是不知凡幾,連超一流高手都有幾位,堪稱強者如云。
裴溫韋本人想硬闖都得掂量一下。
尋常人想進奉常獄,必須持典秘使以上級別之人的手書或通行令。
門口兩位一流武者連忙放行,沉重的鐵門發出齒輪傳動的機械聲響,向內洞開。
皂靴踏過血色難褪的青銅地面,蔚渺不疾不徐地向獄中走去。
獄門在她身后緩緩閉合,將重重絕望與怨念封入死寂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