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午飯,時間已經不早了了,都任又在堡中轉了一圈,看兵舍,巡民情,叮囑尤振武不可懈怠屯田,即便現在不是農忙,也要早做準備,以備來年。
而起身返回榆林之前,他又和尤振武悄悄說話。
“自生火銃的急報,我和王大人聯名,已經六百里加急,送往西安了。”
“孫制臺見了,一定會大喜。”
“賢侄重用之日不遠。”
“明日你就啟程,帶著自生火銃,前往西安,一來有機會趕在孫制臺出征之前,面見于他,獻上自生火銃;第二也是完成你的終身大事”
“這是你兩個爺爺、你大和你娘、也是本官的心愿。”
“國事要緊,但家事亦不可誤啊。”
“速去速回,長樂堡之事,本官會為你盯著”
都任去了。
王家祿劉廷杰跟在他左右,一干老將浩浩蕩蕩的。
尤世威尤定宇帶著尤振武和堡中文武,送都任老大人出堡返回。
夕陽落日之下,都任一行人越走越遠,尤振武站在道邊,久久凝望,對于都任老大人的愛護,他心中感激,而都任老大人臨行前的叮囑,也更加堅定了他去往西安之心。
雖然時間緊迫,練兵要緊,自生火銃的制造,也不容耽擱,但如果能見一面孫傳庭,當面獻策,或許形勢能有所改觀。
夜晚。
榆林。
劉廷杰回到自己的住家。
剛回到堂中,還沒有來得及解下甲胄,一個二十多歲、相貌清秀的文士忽然從后堂轉了出來,問道“哥,怎么樣那個尤振武,是否真如傳說的那樣”
卻是廷杰之弟廷夔。
劉廷杰解了甲胄,在椅子里面坐了,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碗茶,這才說道“你怎么還沒有回綏德”
劉廷夔笑“你這是要攆我走嗎老爺子準我的可是兩天,今夜子時,方才到時間。”
劉廷杰搖頭,他軍中威嚴,但在弟弟面前,卻也是沒有辦法。
“哥,你還沒有回答我呢”劉廷夔道。
劉廷杰放下茶碗“卻有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