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石善剛歸來,知道父親尤見龍身體無恙,又有親筆回信,尤振武又欣喜又期待,急忙打開了看。
對于兒子成功制造自生火銃,升任指揮僉事,在西安面見孫督師,成為火器廠副使之事,尤見龍沒有一句贊賞獎勵之言,只淡淡的三個字“知道了。”而對于兒子灌醉二叔,盜取聘禮,私自募兵之事,卻是嚴厲斥責最后說到河南軍情,只淡淡一句,一切都在掌握中,勿要擔心。
父親尤見龍的反應,完全在尤振武的預料之中,因為這本就是父親的脾氣。
但父親對河南的戰局輕描淡寫,也沒有透露是否提防九月的大雨,加上在商洛兩勝,以父親的脾氣,必然是要乘勝追擊,越戰越勇
這不禁讓尤振武憂慮。
尤定宇看完侄子的信,卻是笑“連續兩勝,見龍打的好啊。”
尤振武卻是不由看向西面河南的方向,眉間的憂慮越來越多。
“哥,你不用擔心的,表叔文武雙全,我榆林軍又是精銳,一定能得勝歸來,”
翟去病知道尤振武的擔憂,他安慰道。
不想讓三爺和去病為自己擔心,尤振武只能微笑。
下午,三角軍旗飄飄,隊列整齊,一張張年輕黝黑的臉,挑選出的四十個長槍手、二十名大盾圓盾手、十個火夫,以及四十名的鳥銃手在校場上集合。
一共一百十一人。
注,火夫是戚少保鴛鴦陣特有的角色兵,行軍時負責挑擔,扁擔兩頭帶刺,可為武器,戰時負責割首級,或者拖受傷的同袍回陣,集合后勤兵和醫務兵于一身。
尤振武效仿戚少保,陣中自然少不了火兵。
而原本是三十個鳥銃手,但尤振武從西安帶回了十根銃管,已經在昨日完成了裝配,因此又加選了十個鳥銃手,正組成了四四二的正兵比例,恰好是尤振武組建火器營的人員配比。
“僉事大人到”
“立正”
洪亮的口令聲在校場之上響起。
新兵肅然。
黑帽箭衣、腰懸長刀、臉色無比嚴肅的尤振武邁步在一百一十個新兵面前走過。
他看到了強壯的張旺,看到了靈巧的朱喜貴,以及一干在操練良好的優秀人員。
兩個月的操練,所有人都是皮膚黝黑,身子健壯,而眼神里也不再有那么多的惶恐和不安,很多人的眼神都變的有力。
“沙河叉有賊,朝廷召我們征討”尤振武第一句。
新兵們都肅立不動,但眼神卻是有些騷動。
出征就是戰事,戰事就是生死,沒有人會不懼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