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了這么久,每天累的直不起腰,為的什么為的就是上陣殺敵,為自己,為家人,掙一份富貴”
“馬賊孱弱,不過就是一幫烏合之眾,此正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功勞。”
“本僉事親自帶你們出征,此戰必勝”
尤振武高聲宣講,一邊講,一邊踱步走過,觀察士兵的眼神和表情,看他們是否有太多的恐懼和不安,如果哆哆嗦嗦,那肯定是不合格,就要剔除,另換他人。
所幸,雖然有新兵眼神不安,但恐懼哆嗦的卻是沒有。如張旺、朱喜貴等精悍之士,更是露出了躍躍欲試之心。
“滴”
尤振武令老劉頭鑄造的鐵哨子,今日正式派上用處,哨子乃指揮官所用,凡火銃兵,不聽到哨子聲,不得擊發,即便敵人已經沖到面前,沒有長官命令,也不能隨意射擊。
此乃軍紀。
滴的一聲,最簡單的射擊命令,即實行三段擊。
如果是連續的“滴,滴”兩聲,那就是全員齊射,不分三段,一起擊發,將所有的鉛彈都射向對面的敵人。
“滴”
尤振武用哨子吹響第一聲。
操練開始。
前幾日,火銃兵實彈操練,一日十發紙包彈,但今日卻是不限,火銃兵可以盡情施放”
長槍手大盾圓盾手,亦加入進來,進行出征前的合練在這之前,尤振武清楚講解了這種源自“近代軍事之父”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和戚少保練兵之法相結合的陣型。
簡單講,就是大盾為墻,長槍手組成刺猬槍陣,火銃手于“槍陣”的間隙中,循環射擊,不斷殺傷靠近的敵人,待敵人沖到陣前,長槍手再進行攢刺,將所有敵人都刺倒在陣前,如果有漏網者,沖到了陣中,圓盾手負責補缺,將他們近身殲滅。
如此,形成了遠中近三重打擊。
如果再配上火炮和騎兵,火炮遠距離轟擊,騎兵保護兩翼,待敵人潰敗之時,再進行追擊,徹底殲滅敵人,那就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一句話,古斯塔夫陣,是冷熱兵器相結合,能最大程度發揮火銃威力的一種先進陣型。
古斯塔夫靠此橫掃歐洲,引領軍事前沿。
十個人組成一個隊列,五十人為一方陣。
出征一百人,組成兩個方陣,如果是野戰遇敵,立刻就可以展開防御或者是進攻。
這一百人都是新兵之中挑選出的靈巧者,尤振武布置的又是最基礎的簡單陣型,因此并不難掌握。
“砰砰砰砰”
隨著尤振武一聲令下,士兵們前后進退的腳步,踏起的塵土,長槍短刀的寒光,如山的大盾,一一展現,接著“滴”的哨聲響起,白煙冒起,火光乍現,自生火銃開始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