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縣位于陜西北部、秦晉蒙三地接壤地帶,相傳城外東南約四十步,有松樹三株,大可兩三人合抱,為唐代舊物,人稱神木,故稱神木縣。神木往北,即是邊塞草原,不過這一帶的草原較為荒蕪,蒙古人侵擾大明,也沒有從來選擇這里,因此神木縣并沒有經歷過什么大的戰事,崇禎二年,府谷縣農民起事,曾蔓延到神木,不過很快就被剿滅。
神木縣現任知縣叫朱一統,五十余歲,已經在任兩年,官聲清明,下午時光,他帶著縣丞典獄等縣中官員以及城中士紳,在官道邊等待,剛才快騎來報,說榆林劉廷杰劉參將率領的剿匪兵馬,距離縣城已經不到十里了。
朱一統翹首而望。
很快,官道上塵土踏起,一桿將旗在視野里面出現。同時塵土踏起,一大群身披鐵甲的騎兵,正快速馳進。
“來了。”朱一統精神一振。
“見過朱大人。”
“劉參戎一路辛苦。”
神木縣城前的官道上,軍旗之下,劉廷杰和神木知縣朱一統相互見禮,一個全身甲胄,一個青色官服,各自肅然。
隨后,兩人介紹身邊人員,尤振武被劉廷杰引薦“這位是榆林中衛所指揮僉事尤振武。”
尤振武上前一步,抱拳行禮“見過朱大人。”
朱一統驚訝,拱手問“可是那一位用自己聘禮募兵,又造出自生火銃的尤僉事”
神木和榆林相隔不遠,消息自是靈通,尤其尤振武的身上還有岳王爺的傳說,又是尤家將門年輕一代,身為神木縣的父母官,朱一統自然是聽過尤振武的名字。
“正是。”劉廷杰替尤振武回答。
朱一統深深注視尤振武,再次拱手“果真這般年輕,真是年少有為啊。”
尤振武急忙還禮“大人謬贊,愧不敢當。”
還禮之間,尤振武也是觀察朱一統,穿越以來,除了在中衛所練兵,他對周邊州縣的情況下,一直也在盡力搜集和打聽中,因為情況一旦有變,只靠榆林孤城,怕是難以應對李自成的洶涌大軍,非得是把周邊都發動起來不可,這其中,在榆林前面的延安綏德,以及在榆林后方,可以和山西連通的神木、府谷等四個地方最為重要。
就現在的四個地方官來說,神木知縣朱一統的官聲最好,尤振武對他也多有留意,今日總算是見到真人了。
五十左右,瘦削的身材,鬢邊白發,青色的七品官服穿在身上,略顯陳舊,但目光卻炯炯,顧盼之間自見威嚴。
見禮之后,朱一統沒有再多說,只伸出左手,做引路狀“請”
尤振武和劉廷杰,以及一干隨行人員都可以入城,但普通士兵卻不行,這是大明朝的規矩,客軍不得入城,只能在城外安營扎寨。崇禎二年,己巳之變之時,遼東總兵趙率教千里馳援,但因為有客軍不得入城的規矩,只能在城下扎營,一干精銳得不到休息,最后被數倍敵人包圍,戰死于三官屯,也就是薊州總兵官駐地所在的城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