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此教訓,但客軍不得入城的規矩,卻并沒有被大明朝廷修改,原因就是擔心客軍擾民,甚至是劫掠,因為大明朝的兵,都是餓兵啊。
當然了,雖然規矩沒有變,但卻一直有人在違反,尤其是到了后期,也就是崇禎十五年,開封潰敗之后,左良玉一類的大軍頭,從過去的偷偷摸摸,開始變成明目張膽的違反,從襄陽武昌等大城,到州縣小城,他想進就進,想棄就棄,而且進了就不走了,直接接管府庫,朝廷根本奈何不了他,只能是他占據哪城,就任命他為哪里的總兵。
神木小地,劉廷杰又是規規矩矩的忠良,自然不敢違抗,所以他的兩百兵連同尤振武的一百兵,都在城外扎營。
進到縣衙,沒有過多的寒暄,朱一統介紹沙河叉的匪情,以及糧草的準備情況。
第一批只有四十天的糧草,后續第二批還在籌集中,但從神木縣的貧苦,以及整個榆林地區糧草短缺的情況看,后續第二批怕是指望不上了,也就是說,劉廷杰和尤振武必須在四十天的時間內剿滅沙河叉的馬賊,不然后續就要被動了。
至于神木縣本地的兩百官軍,乃是從永興堡、楊家城兩地抽集,現在已經準備妥當,劉廷杰兵馬北出,沿路抽調即可。
聽完朱一統所說,劉廷杰臉色嚴肅。
當晚,尤振武就在神木縣城里休息。
晚上,尤振武走過漆黑一片、房屋低矮的街道,對明末西北的貧苦,又有了更真切的了解。
這樣窮苦的地方,是沒有多少民力和財力的,這也是為什么西安失陷之后,整個西北地區在極短的時間里就完全被李自成收入囊中的原因,打仗打的是錢糧、打的是兵馬,在西安被李自成拿下之后,西北地區已經沒有財力和人力對抗李自成了,雖然榆林堅城,尤世威等老將浴血奮戰,誓死不屈,但依然無法逆轉局面。
這一世,如果真發生了那些天翻地覆,在兵力之外,更為重要的其實是糧草。
沒有糧草,就沒有戰力,就不可能挽回。
但眼下的局面,連官軍剿匪都沒有糧,一旦李自成殺來,又去哪里搞糧
尤振武憂慮無比。
清晨。
劉廷杰率領兩百管屯軍先行開拔,尤振武領著一百中衛所新兵,押運糧草,在后跟隨。
五百官兵,四十天的糧草,一共裝了十幾輛的大車,騾馬和車夫都是神木縣派遣的,因為籌備齊當,朱一統事先就將任務分派的清楚,所以糧草順利起運,
點齊車馬和人員之后,一行車馬浩浩蕩蕩,在中衛所一百兵馬的護衛之下,沿著官道,往永興堡、楊家城而去。
楊家城往北五十里,就是沙河叉。
“我以為是殺賊呢,沒想到讓咱押運糧草。沒勁啊。”翟去病有點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