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孫傳庭喪失大部分的主力,無力再和李自成野戰,
孫傳庭退到潼關,收攏殘兵,得四萬兵,但官軍喪失膽氣,且甲胄兵器不足,已經是擋不住了李自成了,崇禎十六年十月初六日,李自成數十萬攻破潼關,孫傳庭以身殉國,尸骨無存,五天后,西安失守
至此,大明朝最后一支精兵,崇禎帝最后的一副家當,也灰飛煙滅
所以,尤振武很憂慮,因為孫傳庭收復洛陽的時間,以及殺向汝州的進軍路線,和歷史上一模一樣
難道歷史依然會按照原來的軌跡,向前滾動嗎
難道自己的努力,一連番的示警,都不能改變歷史,連綿秋雨會如期降臨,孫傳庭最后依然會在汝州大敗,并且身死潼關嗎
只希望孫傳庭多少聽進了一些,當第一場秋雨來臨之時,就做好準備,立即撤退,躲避雨季
如果那樣,孫傳庭依然還有剿滅李自成的可能。
如果不能,那歷史就會是他本來的面目
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費。
尤振武極度憂慮和不安,他擔心歷史沒有改變,擔心秦軍戰敗,擔心孫傳庭的安危,更擔心自己的父親
榆林東城兩座城門,分別是威寧門、振武門。下午時光,戶部督餉郎中王家祿和副將惠顯,帶著榆林城中的文武官員,連同尤振武的舅舅侯拱極,在威寧門前迎接等待。
劉廷杰的捷報前日就已經送達,聽聞勝利,都任老大人十分欣慰,雖然沙河叉的馬賊只是小股賊寇,不成大害,但勝利的消息總是好的,尤其是在這么短的時間就完成。
“尤振武,年少有為啊”不論都任還是王家祿,對尤振武的能力都大加贊賞。
劉廷杰的將旗和尤振武的認旗先后出現,然后兩人下馬,連同三爺尤定宇,一起向王家祿王大人、副將惠顯以及出迎的各位官員行禮。
出征勝利,又有孫傳庭收復洛陽的消息傳來,在場所有人都是歡喜。
只有尤振武一人心事重重。
在拜見舅舅的時候,問起外公,侯拱極說,正在家中等他。
進到城中,往兵備道衙門,向都任老大人復命,并匯報戰事的經過。
“老總鎮老當益壯,尤僉事青出于藍,”都任哈哈笑,同樣,不止是因為沙河叉馬賊,都任的歡喜,更大一部分是來自孫傳庭收復洛陽的好消息。洛陽,福王所居之所,中原腹心,歷史古都,即便是一座空城,它的收復,也有相當大的振奮意義。
從衙門離開,尤振武回家拜見母親,見兒子得勝歸來,尤侯氏滿是喜悅,輕聲念叨,今日都九月初一了,九月三十是你大婚的日子,初十就得上路,最近你可千萬不要出征了。
當晚,尤振武沒有在城中休息,拜別母親之后,他就匆匆去往外公家,向外公說明自己心中的一些憂慮,希望外公能寫封親筆信,派人送到前線,提醒父親,即便是河南敗了,也要想方設法的帶兵返回榆林,絕不可戀戰。
外孫的憂慮情緒,感染了侯世祿,他沒有多問,點頭答應。
離開外公家,尤振武帶著翟去病和石善剛,急急出城,追上一百新兵的腳步,連夜趕回長樂堡。
為什么這么著急
孫傳庭輕松收復洛陽的消息,讓他憂慮,他清楚知道,河南境內赤地千里,缺少糧草,官軍無法就地取糧,所以李自成才要放棄洛陽,誘敵深入,現在孫傳庭收復洛陽之后,又往汝州殺去,明顯就是合了李自成的心思,雖然李養純四天王投降是一個意外,差點毀了李自成的計劃,不過上天終究是眷顧了李自成,連綿的秋雨最后促成了他計劃的完全。
現在,孫傳庭收復洛陽的日子,是歷史上一樣,進軍汝州的日子也一樣,那豈不是連綿的秋雨也會如期而至
尤振武如何能不焦急
到達長樂堡之時,已經是接近傍晚了,堡子前面的道路上,火把通明,眾人簇擁著中間那一個須發斑白,滿臉紅光的老者,卻是尤世威。這些日子,他一直在堡中坐鎮,聽聞孫兒帶兵歸來,他親自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