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八千桿的火銃,還有推在廂車里的小佛郎機炮,最少也有三百門,加上大將軍炮、佛朗機炮,火炮總數將近四五百,然這么多的火銃和火炮,我軍在汝州還是敗了,你覺得,潼關勝敗,真是在我們這一百桿的自生火銃嗎”尤振武道。
李應瑞沉默了。
“二百兵,一百銃,是我們全部的本錢,我們不能硬干的,須小心謹慎。”尤振武道。
李應瑞嘆“你還是對守衛潼關,沒有信心啊。”
尤振武沒有直接回答,只說道“那七輛車里,裝的是壓實了的干草,連同一些官軍的一些舊衣服、舊兵器和兩面軍旗。”
李應瑞驚訝的坐起來“草衣服,軍旗這是何意啊”
尤振武壓低聲音,小聲說了自己的計劃。
李應瑞聽的目瞪口呆。
待尤振武說完,他呆愣了很久,才緩緩說道“這行嗎”
“這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尤振武說的堅定。
其實他心里并沒有完全的信心。
雖然他是一個穿越者,知道歷史的結局,但有些事情,未必就像是他預料的那么發展,不管是他的穿越改變了歷史,還是歷史本就沒有記載的那么精準,總之,兩者之間是有偏差的,他必須竭盡所有,以盡可能的逆轉歷史,改變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一切。
第二日。
大明崇禎十六年,十月初一。
天不亮,營中就燒火造飯,炊煙裊裊,隨著號子聲,軍士們紛紛穿上衣服,鉆出營帳,在長官的口令聲中,列隊點名。
尤振武鐵盔棉甲,腰懸長刀,巡視全營。
此地距離臨潼,還有四十里。
用飯之時,尤振武下令今日下午趕到臨潼縣,隨后就在臨潼附近扎營,嘗試第一次野戰演習。
用完早飯,掩火起鍋,全營開拔。
和昨天一樣,依舊是沿著官道,不緊不慢的行軍。
但和昨天不同的是,今日官道上逃難的百姓,驟然就多了起來,尤振武找來問,發現他們都是來自潼關方向,從他們口中,尤振武知道,潰敗的各路官軍正陸續逃回潼關,但孫督本人是否已經返回潼關,這些百姓卻是不知道,只說潼關現在兵荒馬亂,各路兵馬混亂的很。
尤振武憂慮。
武尚忠逮著問榆林兵的消息,但卻沒有一個人知道。
各路官軍十幾萬,總兵就有七八個,潰敗之后,旗幟都沒有了,誰能知道哪是哪的兵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