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十六年,十月初一。
陰。
下午申時,運送營來到臨潼縣。
臨潼縣城已經戒嚴了,三門都緊閉,只留西門出入,路上行人百姓,一個個都是驚慌。那種山雨越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越來越急迫。
李應瑞等人心情沉重。
運送營在臨潼城外十里的娘娘廟扎營。
娘娘廟雖然早已經破敗,廟門斑駁,廟中也沒有修行者,但廟后有一口水井,廟前有一大片的空地,是尤振武最近夢寐以求的一處扎營地。
“這片空地不錯。正適合火器操練。”尤振武道。
“可惜是個廟。”李應瑞道。
“火器操練,也是為了殺賊安民,菩薩娘娘仁慈,必不會責怪。”尤振武笑。
雖然是說笑,但他還是恭恭敬敬的上香,以謝菩薩娘娘為運送營了住處。
此時時間尚早,距離日落還有一段時間,于是尤振武下令,所有軍士,到廟前廣場集合操演。
很快,兩百運送營的軍士就集合完畢。
兩百人,分四個方陣,一陣為一旗。長槍手、刀盾手、火銃手、火兵,持著各自的兵器,依兵種而列,
最前面,四個旗長勁裝箭衣,戴著紅纓詹帽,腰懸長刀,手持旗槍,腰桿挺的筆直。
同樣是全身披掛的尤振武從廟中大步走出,站在山門前。
武尚忠三人跟在他身后,皆披甲挎刀。
張旺、朱喜貴、馬化龍和趙志超四個旗長都向尤振武看去。
尤振武目光掃過,點頭“開始吧。”
火銃兵三排而列。
第一排的士兵雙手端著自生火銃,單眼瞇縫著眼,瞄準山門對面的射擊靶子。
“滴”
“砰砰砰砰”
隨著一聲竹哨的響起,火銃兵扣動扳機,銃聲震耳,自生火銃的銃管噴出火焰,一枚枚的鉛彈以肉眼難見的速度,呼嘯而出。
山門對面擺放的一溜射擊靶子被打的木屑橫飛。
第一排火銃兵射罷,立刻后退裝彈,第二排頂上,第三排預備,如此反復。
在這一次實彈射擊之前,這些火銃兵使用空彈擊發,不知道已經演練了多少遍了,就是閉著眼睛,也知道該這么做,但今日第一次的實彈,很多人還是緊張的臉色發白,不過當手中火銃巨震,子彈順利射出之后,他們緊張的心情,一下就輕松了不少,等到第二發,第三發的時候,雖然手還是有些抖,有些兵著急的裝不上紙包彈,不過整體緊張的情況已經大大減少了。
“好銃啊,幾乎沒有啞火的情況嘖嘖,如果這能有一千桿的自生火銃,豈非數萬人也攻不進山門”武尚忠第一次見識到自生火銃齊射的威力,不禁驚嘆。
不過他隨即想到了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兩翼和近戰。
自生火銃如此威力,敵人肯定不會硬沖,正面可以使用盾車或者是盾牌進行壓迫,兩翼騎兵快速突擊,三排火銃兵頓時就會變成板上的魚肉。
李應瑞笑道“二姐夫不用擔憂,這只是火銃兵單練,加上長槍兵和刀盾兵,我們自有反擊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