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射”
一輪三發射罷,尤振武并沒有收銃的意思,命令再射。
于是,一連三輪,火銃兵射完了分發給他們的十發紙包彈。
“就是太費彈藥,這些紙包彈可不少銀子呢。”
武尚忠又心疼。
尤振武卻一點都不憐惜,神射手都是彈藥練出來的,不浪費彈藥,根本不可能練出合格的火銃兵。
火銃兵的三排射之后,長槍手刀盾手也加入,就在荒郊野嶺的娘娘廟,演練各種號令和旗鼓進退之術,又兵種配合,操演如何固守娘娘廟前的空地
臨潼。
“老頭子,你聽見沒有,好像是天上在打雷啊。”
“胡說什么,都十月了,哪能有雷”
“那這是什么聲音啊,砰砰的。”
“誰知道呢。”
“該不會闖賊打進潼關了吧”
“胡說什么,小心讓官差逮了你去”
這一晚,很多臨潼人聽到了娘娘廟方向的砰砰聲,不免心生惶恐。
第二天一早,臨潼縣令就派人去查看,這才發現是運送營昨晚駐扎娘娘廟。所謂的砰砰聲,運送營解釋是營中的鼓聲。臨潼縣令將信將疑。
崇禎十六年十月初二。
一早,運送營就從娘娘廟開拔,順著官道,往渭南華州華陰潼關的方向而去。
今日路上逃難的百姓更多,傳來的信息,也越來越紛雜,有人說,孫督已經回到潼關,正聚攏兵馬,住持潼關防務,又有人說,現在主持潼關防務的是火車營總兵白廣恩。
至于榆林兵的勝敗,以及游擊將軍尤見龍的消息,卻還是沒有。
武尚忠李應瑞王守奇等人的心情都是不安。
尤振武默默祈禱,為父親,為孫傳庭
兩天后。
崇禎十六年十月初四。
押運營沿著官道,不緊不慢的向前,中午時分,來到渭南附近。渭南距離潼關一百五十里,算起來,仍有差不多三日的行程。
渭南古稱下邽、蓮勺,地處關中平原東部,地勢以渭河為軸線,形成南北兩山、兩塬,是陜西的“東大門”。西岳華山就在渭南境內。
進入渭南之后,逃難的百姓越發多了,而官道上往來的官軍,也漸漸密集了起來,百人隊,千人隊,大部分都是周圍州縣的駐守兵,此時正在緊急調動,見到尤振武的押運營,都會上來詢問,你們是哪一部分的往哪里去
“我們西安火器廠的衛所兵,往潼關押運火藥。”
對于所有的詢問,尤振武都客氣恭敬的回答,同時自動閃開道路,讓其他官軍先行。
聽到是衛所兵,問話的隊官大多露出不屑,很快離去,有官員聽說是往潼關運火藥,則是連連催促“潼關大戰在即,缺少火藥,而等還不快快前行”
尤振武同樣客氣回答“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