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王定,關于父親在汝州陣亡的經過,終于可以細問了,在這之前,不論喬元柱還是趙應,對此事都不清楚。
“告訴朱喜貴,要對方亮明身份,如果來的確是我榆林兵,就放他們進來。”謹慎計,尤振武還是令朱喜貴再確認。
“是。”
傳令兵急急去了。
“噠噠噠噠”
不一會,一隊騎兵沿著村中道路,向王宅急急奔來,馬蹄踏在道路的雨雪中,猶如是卷起了河底的泥沙。
尤振武和李應瑞站在宅門前遠望。
很快,那隊騎兵來到宅門前。
其實還沒有到近前,尤振武就已經能肯定,來的就是榆林兵,因為打頭的那一人正是總兵王定麾下的左營守備馬大志。
這隊騎兵在王宅門前停下,甲胄雖然已經濕透,但武器還算整齊,為首的馬大志驚訝的看了一眼尤振武,然后撥馬向旁邊,亮出了跟在他后面的人。
披鐵甲、戴著六瓣將盔,胯下的戰馬也是這群戰馬中最為雄健高大的一匹,馬上人四十歲左右,方面闊耳,短胡須,不是王定又是誰
除了王定,眾騎兵中還有一人特別醒目。
卻是一個文士。
寬袍大袖,頭上方巾,四十多歲的年紀,面消瘦,山羊胡須,相貌看起來十分普通,此時伏在馬上,看起來非常疲憊,不過在看到尤振武之后,他卻是驚訝的直起了身子。
一掃之間,尤振武也已經是認出來了,這個中年文士正是當日在杏花酒肆,和他搶買汾酒二十,最后甘愿認輸,將汾酒二十送給他的人。
后來李應瑞告知,說其人名叫李承芳,字漢所,乃是王定重金從西安請來的軍師。
那日酒肆一別,到今日已經隔了三個多月,但不論尤振武還是李承芳,都是一眼就認出了對方。
尤振武和李承芳微驚訝,但李承芳前面的王定,卻是震驚。
“是你們”
望著戴鐵盔,身披棉甲的尤振武、李應瑞兩人,王定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剛才進入村中時,幾處高屋忽然站起人影,幾個巷口,也有刀光閃爍,他嚇了一跳,以為是中了賊人的埋伏,還是身邊的李承芳鎮定,認出了是官軍同袍,大聲呼喊己方是榆林兵,對方才退了回去,并有一人在高處呼喊,指明道路,他們才能到達這里。
在王定心中,原本以為是其他鎮的兄弟部隊,萬萬沒有想到,原來竟然是自己榆林鎮的兵。
帶兵的兩個人,更讓他有點不敢相信。
尤振武,李應瑞。
當日出征之前,這兩個年輕人連同他的族侄王守奇在總兵府門前求見,卻被他不屑嘲笑,今日卻在這里見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