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振武心中憂慮。
西安距離延安,將近七百里,縱使陷落,消息一時還傳不過來
“報”
急促的馬蹄聲,打斷了尤振武,抬頭看,只見一個探騎從前面轉了過來,到了他面前報道“稟總鎮,前方十五里,有一大隊兵馬在道邊等待,大約兩百騎兵,打的旗幟是陜西副總兵高。”
眾人微驚。
陜西副總兵高,不用問,自然是高杰了。而他的駐地,就在延安府。
李承芳說道“原來高杰也已經是撤回來了。”
對于高杰的撤回,尤振武一點都不意外,
因為在汝州大戰時,作為主力中軍的高杰部損失慘重,所以潼關戰時,高杰駐守鳳凰領,只為輔助,當白廣恩的火車營在南原被擊潰,潼關的下南門被闖軍擊破后,高杰就知道大勢已去,于是他迅速帶兵離開,但他還是慢了一些,被王定搶先奪了渡口和船只,沒辦法,他只能往更遠的地方繞行,先逃到黃河北岸,擺脫追兵,最后再從山西河津過河,返回陜西,也是因為如此,他繞開了渭南臨潼,中途沒有和榆林軍相遇。
這只是尤振武猜測,但應該不離十。
作為陜西副總兵,高杰應該立刻整兵救援西安,但不論從歷史記載,還是今日情況看,高杰根本沒有救援西安的意思。
“總鎮,高杰不會無緣無故的站在路邊,咱們須小心應對啊。”李承芳面色嚴肅的對尤振武說。
作為榆林軍的贊畫,從洛陽戰,汝州戰到潼關戰,李承芳都參與了,他對白廣恩高杰兩個總鎮的作風,有相當了解。
另外,高杰雖然只是一個副總兵,但他的前綴是陜西,又久在中軍,繼承的是賀人龍當初的精銳,在榆林寧夏這些邊地總兵面前,他的威勢甚至要更強一些。
“放慢行軍的速度,全軍戒備再請喬先生來,我有事和他商議。”
其實不用李承芳提醒,尤振武也知道高杰不是一個善茬,不唯現在,也為歷史上的諸般記載。
高杰,字英吾,陜西米脂人。與李自成同邑,同起為盜,原為李自成部將,綽號翻山鷂。高杰作戰勇猛,膽子大,偏偏個人長的也英俊,一來二去的,竟然和李自成的妻子邢氏暗中勾搭上了,未免李自成報復,高杰就帶著邢氏降了官軍,歸在賀人龍的帳下,后來賀人龍被孫傳庭所殺,高杰繼承了賀人龍的隊伍,為陜西副總兵。
歷史上,潼關大敗后,高杰先退到延安,然后又過河逃往山西,十七年,高杰升為總兵官,崇禎帝命令總督李化熙率領高杰的部隊援救太原,但高杰畏懼闖軍,原地不前,又在澤州一代大肆擄掠,待到李自成攻破北京后,高杰南逃,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因為此功,被封為興平伯,鎮守徐州、泗州。但高杰卻看上了揚州,想要在揚州駐軍,因他的部隊惡名在外,揚州官紳百姓都拒絕,高杰大怒,竟率軍攻城,揚州知府馬鳴錄、推官湯來賀率眾堅守一月,高杰兵馬無法攻下,后來史可法出面,說服高杰,將瓜洲給了高杰,高杰才停止攻城
此后,高杰和黃得功的矛盾,也是因為高杰派人襲擊黃得功而起。
總之,在孫傳庭麾下之時,高杰還比較老實,等到孫傳庭戰死之后,他就如脫韁的野馬,誰也控制不了他。越發的桀驁不馴了。
今日在路邊相候,不知道有什么企圖
尤振武心警惕。
在警惕的同時,他也想要見見高杰其人。
不久,一騎當道而立,呼喊道“我們副總鎮拜祭督師棺車榆林鎮的弟兄們,停”
在他身后幾十步之外,一桿大旗正飄揚,風吹大旗,上面繡著的那一行字清楚可見陜西副總兵高。
大旗下,一個戴著六瓣將盔、身披鐵甲的青年將官,正駐馬而立,目光冷冷的望著漸漸臨近的榆林軍。他身后,除了兩百精悍騎兵之外,還有一輛大馬車,但車轎簾子低垂,不知道里面坐的是誰
拜祭孫傳庭,如此正當的理由,誰也不能拒絕。
尤振武下令全軍停止前進,請喬元柱去接洽高杰,令二叔、馬大志、武尚忠、王守奇在后督軍以備不測,他則是帶上李承芳、翟去病、李應瑞、張祿等人前去和高杰相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