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喪事急,但榆林的戰事更急,于是就在父親的靈位前,尤振武和都任、王家祿,以及孫惠顯、劉廷杰商議下一步。
李承芳和李應瑞參議。
“振武年少,原當不起總兵重任,但督師力任,振武只能勉力為之,孫副鎮,劉參戎,以后振武就多仰賴你們襄助了。若振武有什么不足之處,也請直面指出,振武不勝感激。”一身素衣的尤振武道。
孫惠顯抱拳,肅然“總鎮哪里話你雖人少,但才智過人,幾個月的時間,已經立下數件奇功,孫督師一向賞罰分明,任你為榆林總兵,正是實至名歸,我和劉參戎枉長幾歲,但才能不足,當聽從你調遣,全力殺賊,絕無二意”
劉廷杰抱拳“正是。”
見三將如此,孫惠顯和劉廷杰并沒有因為尤振武的后來居上,心生不滿,或者是有所芥蒂,都任捻著胡須點頭“好,國之忠良,丈夫氣度,正是如此。”
尤振武向孫惠顯和劉廷杰深拜,以示感謝。
直起身后,這才進入正式的軍議。
“闖賊精通兵法,占領西安之后,一定會快速發兵,趁我秦軍大敗,還沒有緩過神的機會,搶奪整個西北,榆林雖然距離西安一千里,沿途有眾多的州縣,但我一路觀之,怕沒有任何一城能擋住闖賊,連高杰也不行,估計闖軍一到,他就會棄延安逃走,高杰都如此,其他就更不必說了,因此,事先沒有經過方伯大人的批準,末將就善做主張,放棄綏德、米脂,將兩地的兵馬,以及城中的大戶,都撤到了咱榆林。沿途,又收攏了一些村鎮的大戶。”尤振武道。
“喬元柱的信,我已經收到了。你做的好,做的對。唯有聚攏周邊所有力量,才能保住榆林,為陜西保住希望,未來如果朝廷問罪,一律推與我身上便是”都任道。
尤振武心中感動,都任雖然年老,卻比陜西巡撫馮師孔更有魄力,更有擔當,有這樣的長官,何愁守不住榆林
孫惠顯和劉廷杰看向尤振武的目光里,都顯出佩服,勸說綏德知州汪鑫放棄綏德,又放棄米脂,這樣的事情,是犯了大忌的,如果有人到京師彈劾一本,尤振武不但總兵不保,說不得還會論罪下獄。
如果是強逼,那尤振武的罪過就更大了。
以他們兩人的性子,絕對不敢這么做。
哪怕明知道是對的。
但尤振武就做了。
是魯莽嗎好像不是,因為有喬元柱的信。但妥當嗎好像也不妥當,因為這實在是犯大忌的事情,朝廷又最擅長秋后算賬,不知道哪天就會揪出來。
“謝方伯”
尤振武向都任抱拳感謝。然后繼續道“一千里的距離,快的話二十天,慢的話一個月,闖賊大軍就會殺到我榆林城下。但我從西安歸來,一路耽擱了不少的時間,所以以上時間,都得折半,也就是說,快的話,十天之后,闖賊大軍就會出現在我榆林城下。”
幾人面色凝重。
“時間緊迫,一絲一毫也不能浪費,必須抓緊時間加固城防,修繕火器。漢所,你把咱們一路商議的計劃,和四位大人說說吧”
李承芳,字漢所。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