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芳領命。
榆林能倚仗的,一個是團結的人心,第二是堅固的城墻,第三就是犀利的火器,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里,周運照他的命令,在中衛所日夜不停的冶鐵,打造銃管,到今日,已經又造出了一百桿的自生火銃,雖然比城防所需,遠遠不夠,但已經是極限了,這一次尤振武從綏德米脂搜刮了不少的鐵器,未來都可以投入熔爐,打造兵器。
尤振武的防守構想,簡單講就是八個字,堅壁清野,憑城死戰。
對此,都任王家祿、孫惠顯劉廷杰都是認同,現今情況下,面對闖賊隨時可能殺到的十幾萬大軍,根本不會有第二種的戰法。
幾人計算現在的兵力。
榆林周邊衛所的堡子,北面最遠從建安堡算起,雙山堡,長樂堡,紅山堡,南面和西面的堡子,包括長城沿線,從靖邊營,懷遠堡,波羅堡等等的兵馬,全部退回榆林,這些堡子三天前就已經接到了都任老大人集結榆林的命令,快的話明天就會有兵馬來,即便再慢,五天后,各處兵馬連同他們的家眷也都能全部撤退到榆林來。
五天,也是都任給他們命令的極限。
北面為什么只撤到建安堡
一來,建安堡已經是將近八十里的距離,第二,建安堡之后,再十里,就是神木縣了,神木縣位在秦晉蒙三省交界處,素為“南衛關中,北屏河套,左扼晉陽之險,右持靈夏之沖”的塞上重地,是延綏邊防鎮中重要的組成一環,也是交通要沖,如果陜西全境被李自成攻取,榆林能指望的,就只有山西的兵了,如此,身為交通要沖的神木就更為重要了。
簡單講,如果真有什么意外,神木就會是榆林軍突圍的方向。
此外,因為境內溝壑縱橫,地勢險要,神木縣城易守難攻,從永樂年到嘉靖年,蒙古人數次圍攻而不能攻克。
因此,神木縣沒有輕易放棄的理由,更不用說,神木知縣朱一統為人剛烈,他可不是綏德知州汪鑫那樣的性子,想讓他放棄神木,門都沒有。
神木縣周邊有永興堡,柏油堡,鎮羌堡,加上神木縣本身的人馬,兵力超過千人,不論從戰略還是戰術上,都是可以守的。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神木縣在榆林鎮的后方,只要榆林鎮堅守,神木縣的危險就不大。
只是,朱一統雖然剛烈,但畢竟文人,戰斗經驗不足,因此都任老大人已經請原原定邊副總兵張發、標營守備韓友范去輔助,以免闖軍繞行攻擊。
加加總總,算上尤振武從綏德米脂帶回的兵馬,以及城中各個將門子弟和家丁,差不多能有六千五百兵
都任和王家祿眼中的焦慮稍微去了一些,這比他們最初預計的兵力多了一千多,多虧了尤振武啊。
算完兵力算糧草。
都任說,因為征用了紅山堡商人交易的糧食和其他物資,城中糧店軍管,加上軍糧倉里的少量存糧,夠四千軍士八十天的口糧。
八十天太少。
都任老大人下一步準備號召城中大戶捐錢捐糧。
李承芳估算,綏德米脂兩地撤退而來的大戶,他們攜帶的糧食總數超過一千石,兩地官府存糧五百石,小戶百姓攜帶的糧食總共應該也有五百石,這是兩千石,加上榆林軍押運的九百石,差不多是三千石。
注榆林軍原本押運的是一千兩百石,但途中自己吃糧,預計會少掉三到四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