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堅固的城墻,也是經不起敵人日夜不停的掏挖的,為了對付闖軍的挖城,一個叫張堅的開封書生發明了懸樓。
所謂懸樓乃是使用很厚的木板制成,四四方方,就是像是一個臺子,懸掛突出到城墻之外,等于是到了流賊的頭頂,里面的士兵可以直接向下拋打磚石和火藥,痛擊在城墻腳下掏挖的流賊。
這一次大戰,闖軍一定會在榆林故技重施,為了防止闖軍挖城,尤振武已經下令打造懸樓。
此外,為了預防闖軍夜間悄摸摸的挖城,榆林城墻外側,還要掛上很多的銅鈴,巡夜士兵一旦聽到銅鈴響,就要立即點燃火把照明并示警,并觀察城外景物,確定敵人是否在挖地道enxuei
當然,更重要的是沿著城墻根,每幾十步就要挖坑埋入一大缸,通過聲音辨別在敵人挖穴的方向。然后做出應對。
南城的防守是重中之重,無論銅鈴還是大缸,南城都是優先使用。
晚間。
尤振武為父親守靈。
就在靈前,他和周器商議了火炮的大小和口徑。
簡單講,鐵模鑄炮法就是先用泥巴塑出一門泥炮,等泥炮徹底干透后,再用鐵水套出鐵模,因此,泥炮的大小就是日后鐵炮的大小,周器已經尋好了黏土,明日就要制作泥炮,從炮形到口徑的大小,今晚他就得和尤振武商量好。
“我榆林現在最缺的是大炮,但小炮亦不能少,我意,你先做兩組泥炮,大的比兩千斤的紅夷大炮,小的重量不超四百斤,為近戰或者野戰,同樣為紅夷炮的樣式。”
聽到造紅夷大炮,周器微有緊張,因為他沒有造過紅夷大炮,他在西安造的都是大將軍炮和佛朗機炮。
“其實造大將軍炮和造紅夷炮,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其成敗主要看的還是鐵質。”
“就形狀說,大將軍炮前后一般粗細,如一個竹筒,但紅夷炮卻是前細后粗,且比大將軍炮長了很多,周管事,你知道這是為什么”
周器搖頭。
尤振武道“那是因為膛壓不同,火藥被點著的瞬間,膛壓最高,釋放的壓力最大,因此后部必須粗重,越往前走,膛壓越低,所以要前細后粗,以復合膛壓的變化。”
周器明白了。
“炮身的重心處兩側要留圓柱型的炮耳,火炮可以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再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尤振武一邊在紙上畫出大小紅夷炮的樣子,一邊詳細講解。同時寫出一些具體的參數。從炮管的長度、厚度一直到口徑。
周器仔細聽。越聽越佩服,因為很多都是他這個造炮多年的老行家沒有想到的,又有很多是他不明白的,尤振武也不細解釋,只叫他一定要照著做。
“原本,銅鐵混合的炮體,最為合適,可惜我們沒有那么多的銅,就只能是使用全鐵了。”最后,尤振武微有遺憾。
“總鎮,真大才也。”周器對尤振武佩服的五體投地。
尤振武不謙虛,受了,然后問道“明日塑泥炮,幾日可成又幾日可以烘干”
“卑職和幾個匠人都是第一次做紅夷炮的泥炮,速度不敢保證,但抓緊時間,五日總是可以做成功的,至于烘干,只要房間炭火合適,十五天應該差不多。”周器回答。
尤振武算了一下,二十天的時間,鑄炮廠差不多也該能支撐起來了。當然了,那時候,闖軍肯定已經是兵臨城下了,首戰怕是用不上新炮,但現在就是這個條件,沒有其他辦法,于是點頭“好,切記不可著急,晚兩日沒有關系,但一定要保證泥炮徹底干透沒有縫隙。”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