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先聽著點頭,不錯,作為榆林故舊,他清楚知道,后天正是尤世威壽誕之日。
劉方亮看向顧君恩,意思是,可信否?
顧君恩沒有搖頭,也沒有點頭,顯然,他還是有所懷疑。
劉方亮又問了孟超其他一些問題,孟超皆對答如流,到此,劉方亮已經是基本相信,雖然顧君恩遲遲沒有表態,但他還是決定,接受孫惠顯的投降,就如當初攻打洛陽之時,若不是洛陽南門守將任光榮約定投降,半夜悄悄打開城門,放他們入城,以洛陽城堅固不亞于開封的程度,他們想要打下洛陽,幾乎是不可能的,后來攻打南陽時,又是任光榮說服其兄任光繼打開城門,使闖軍不費吹灰之力又拿下了南陽。
這也是任家兄弟能在闖軍身居高位的原因。
洛陽是福王,南陽有唐王,這兩座分封有藩王的城池,都是極其堅固,難以攻打的,若不是守將投降,又或者闖軍不相信,不敢接納,闖軍想要壯大,幾乎是不可能的。
收降納叛,官軍將領投降,在劉方亮看來,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不用說,闖軍現在已經席卷天下,大明朝廷不日就將玩完,這種情況下,官軍將領爭相投降,就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好,那你就回去,告知孫副鎮,后天午夜子時,打開城門,但是事成,榮華富貴少不了他的。”劉方亮道。
“是。”孟超抱拳。
劉方亮又對左光先:“孫惠顯能降,左老總鎮居功至偉。”
“不敢不敢,都是磁侯威名,孫惠顯不敢不降。”左光先急忙謙虛。
隨后,左光先帶孟超退出。
待離開劉方亮大帳,冷風一吹,孟超這才發現,自己的前胸后背,早已經是汗津津了,幸虧是冬日穿的厚,若是夏天,說不定就被他人看出了。
“好險……”想到剛才經歷的一切,他忍不住暗叫一聲險。
大帳中,劉方亮看顧君恩:“先生一直不語,是有什么懷疑的嗎?”
顧君恩道:“看起來合情合理,孫惠顯確有投誠的動機,但尤振武非是常人,難保不會察覺,再者,萬一孫惠顯是詐降,我軍就要吃虧了,所以還是要謹慎。”
劉方亮道:“那是自然。不過也不能過于小心,以免錯過良機。”
顧君恩心知劉方亮急于拿下榆林,闖軍一路以來,又有太多太多的前例,所以對于孫惠顯的投誠,肯定是要接受了,但他仍覺可疑尤振武年少多謀,心高氣傲,不尊重孫惠顯,這種可能是有的,軍需補給,有所偏愛,也有可能,唯獨城中糧食快要耗盡,他覺得有些不合常理。
“難道尤振武收集的糧食,并沒有以為的那么多嗎?”
城中。
孟超順利返回,將此行所見所聞詳細回報,聽到孟超被推出斬首,幾乎人頭落地之時,連尤振武都不禁為他緊張起來,孟超本人倒不覺得有什么,因為事先有過演練,知道闖軍會拿死亡威脅他,但卻不會真的殺他,一切都在預料中,因此他才能從容挺過。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孟超存了必死之心,如果他稍微膽怯,心志不夠堅定,鬼頭大刀落下的那一刻,他肯定就崩了。
“好!”聽孟超說完,李承方撫掌叫好。
尤振武和孫惠顯也都是贊,尤振武道:“計若成,孟把總大功也”又問:“那個一直刁難你的闖營軍師是誰?”
孟超道:“標下悄悄問左光先了,他說是什么兵部侍郎顧君恩,劉方亮的首席軍師。”
尤振武微微點頭,心說劉方亮身邊果然是有智囊,而從歷史記載看,顧君恩能向李自成提出,先取關中,以為根基,再揮軍東出,攻取京畿,最后南下,奪取全天下的策略,其人應該是有些水平的,雖然最后李自成失敗了,但顧君恩的策略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李自成沒有執行好,發生太多意外,一句話,戰略是對的,但戰術一塌糊涂,最后導致一敗涂地。
“有顧君恩在,投誠之事,劉方亮未必會完全相信,接下來就看高朗的了。”
尤振武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