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以前,黃河對岸的保德,蒲縣都有建虜兵馬出現,但以因為黃河水濤濤,榆林軍嚴守渡口,建虜雖然有意,但卻無法渡河。
期間,那個田文運又來過第一次,尤振武以禮相待,但對其提出的要求,尤振武仍然以不得朝廷命令,不敢擅自主張為由拒絕。
田文運失望而去。
現在看來,建虜已經對他失去耐心,或者說,不再期望他能夠投降,想要霸王硬上弓了。
聽到此報,在場所有人都嚴肅了,于是立刻結束儀式,回城議事。
為了防備建虜的攻擊,榆林軍早早就制定了一套應戰計劃,由侯世祿尤定宇兩個經驗豐富的老將領銜謀劃,孫惠顯劉廷杰翟文三個當打之年的將領為骨干,翟去病王守奇等青年將領參與制定,具體指導思想為收縮兵力,扼守要點,待敵疲憊,忽然攻擊。
邊境上,扼守木瓜堡,府谷縣以及鎮羌堡神木縣,邊境百姓得到命令后,要于七日之內全部遷入這四地,隨后堅壁清野,實行死守。
至于榆林周邊百姓,則依然如上一次一樣,全部撤入榆林城中,城外據點只留一個紅山堡。
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榆林軍兵力有限,但要守衛的地方又太多,分兵把守只會被敵人個個擊破,就如大明京畿長城面對建虜的屢屢入塞一樣,各處隘口都嚴密防守,但到最后,沒有一處能守住,處處都是窟窿。
這一點,不論侯世祿尤定宇兩個老將,還是尤振武這個后來穿越者,都清楚知道其中的弊端,榆林不是京畿,不怕驚擾到圣上,即便放棄一些地方,也不會掀起風浪。
當然了,這是面對建虜大軍來犯的應對,如果只是小股人馬,榆林軍倒也不懼和他們碰一下。
劉廷杰部回防綏德,在保證綏德安全的同時,亦可看情況,伺機支援榆林。
尤振武帶領的中軍主力,依然坐鎮延安。
“建虜狼子野心,我們幾次三番應付他們,他們肯定已經失去了耐心,這一次一定會有大戰,全軍上下,都不可有絲毫的松懈,一切都按計劃行事。”
“是!”
軍議完畢,分派完任務之后,尤振武回到自己的冠軍伯府,所謂的伯府,其實就是原城中一個姓王的官紳的府邸,因為其向李自成投降,還得了一個禮部主事的官職,榆林軍收復延安,自然將他家產全部沒收,其府邸就變成了冠軍伯府。
比起榆林的總兵府,冠軍伯府當然是寬敞了許多,因為伯爵之位,下人和仆從也增加了幾個,但尤振武始終不敢忘記自己的身份,對于這個時代,上上下下,你尊我卑的現象,內心是抵觸的,加上李文英,所以伯府雖大,但顯得有些冷清,直到尤振武回府,在堂中說話,親兵隨從都在堂前,府中才顯得熱鬧了一些。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