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聽說了沒,四年級轉來了一名新生。”
“李良”
“原來你也知道這個學生,好幾個老師都被他快搞崩潰了,昨天我還見主任把他叫到了辦公室里去,也不知道跟他說了什么。”
“也是為難張老師了,碰上了這么不好對付的學生。”
小學部的老師基本都聽說過這個新生有多難纏,可以說,李良已經在青陽附小出名了,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他就已經憑實力讓所有老師記住了他的名字。
就連學校各個領導都對這個插班生印象深刻。
有時候張瑩自己都在想,為什么她總是會對李良自己生氣,難不成這個學生天生跟她命里犯沖說實話,張瑩是不信什么牛鬼蛇神的,作為素質教育的先行者,她更信奉科學至上,比起把責任甩給虛頭巴腦的玄學,張瑩更希望眼見為實。
這次家訪她是勢在必行。
開學后的第一個周末。
沒有預先通知,沒有提前商量,張瑩趕在禮拜六這一天,向李良的家長發起了突然襲擊。
按照學校預留的戶籍地址,張瑩找到了酒鋼家屬院,在她亮出教師證之后,門衛大爺很熱情的給她指出了李良一家人所在的單元和樓層,還很自來熟的跟她介紹起了李良的情況。
“那孩子挺早熟的。”
“在我印象中,他從來不跟院子里其他小朋友玩。”
“我經常看到李良在后院練習武術,還別說,練的倒是有模有樣的,后來他養了條狗,給狗在后院搭了個房子,有時候我還看到他晚上跑到狗窩里吃飯。”
從門衛這邊八卦過來的閑談中。
張瑩腦子里逐漸描繪出了這樣一個形象
早熟的思想養成了李良孤僻的性格,他和同齡人之間幾乎不存在社交,家里可能有著對他過度打罵的情況,每當李良承受不住就會逃離出來,鉆進狗窩尋求安全的港灣。
一個凄慘的家庭背景就這樣在張瑩腦海中成型了。
“原來如此”張瑩心中的憐憫油然而生。
怪不得李良那么氣人。
既沒有社交,也沒有什么朋友,在家長嚴厲打罵之中,李良無依無靠,唯一能給予他心靈安慰的就是那一間小小的狗屋,張瑩仿佛發現了事情的真相,回想起這幾天來和李良相處的點點滴滴,她逐漸發現,她受的那點氣跟李良所承受的痛苦比起來,根本不算什么。
張瑩的眼眶濕潤了。
“看來這次家訪是來對了,確實得找李良的家長好好聊一下。”張瑩目光逐漸變得堅毅起來“也不知道蘇老師是怎么回事,明明身為一名老師,為人師表,卻連自己的孩子都保護不好,既然她管不了,那就讓我來吧”
張瑩邁著堅定的步伐向單元樓走去。
就在她正打算進單元時。
一道火紅色影子“嗖”的就從她身旁竄了過去,速度快的就跟風一樣,張瑩下意識回頭望去,只見那紅色身影原來是個穿著紅裙子的小女孩。
小女孩藏身到一輛車后面躲了起來。
眉宇間全都是成功作死之后的緊張與興奮。
“今天不扒了你的皮,我特么就不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