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第三種選擇?”
“不是沒的選。”云母平和的神態中有著一種年長者的智慧:“如果羅列出所有選擇,這些選擇可以多到你選不過來,你可以去工地搬磚,也可以去騎著自行車去送報紙,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從此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光是我和你爸的工資就足夠你躺平下半生,但是呢?”
云母看向大門外蕭條的街道:“你有選擇的自由,但不是所有選擇都會帶來良性發展,我只給了你兩種選擇,是因為這兩種選擇才是最適合你的未來,不管是在‘核能變電’項目中積累學術底蘊,還是調來我這邊發展,你都有機會在四十五歲之前爭取到院士的至高學術成就。”
“現在你已經達到了副職教授的級別,你知道年僅四十五歲的院士意味著什么嗎?”
云夢揚的父親一心一意投身于科研工作中,從不過問生活瑣事,云夢揚的母親不一樣,云母為云夢揚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她給了云夢揚最好的教育資源,憑著自身的學識與廣泛的人脈,硬是靠自己本事把云夢揚扶到了教授級,親手打造出了云夢揚二十歲之前雙博士學位,三十歲之前副職教授的人設。
云母耗盡了歷代祖輩積累的底蘊才換來了云夢揚的成功。
她又怎么可能放任云夢揚丟掉大好前程。
“我不清楚你知不知道我待的那個項目組是什么情況,那些個廢物不拖大家后腿就萬幸了,我在那種環境里又能有什么出路?”云夢揚聽到母親所謂的積累學術底蘊,仿佛是聽到了什么不得了的笑話。
云母嘆了口氣:“你說的研究員,我略有耳聞。”
她當然知道那幾個混跡在核能變電項目中的研究員沒什么含金量,說是草包都算抬舉這些人,但她同樣清楚,這些草包的父母祖輩在學術界有著怎樣的人脈關系,評選院士的關鍵環節是票選機制,這些人背后的家庭關系網,足以在未來對云夢揚評選院士產生關鍵性的投票影響。
不光如此。
在高新能源領域發表學術成果,也更容易取得跨國交流的機會,在這條路上,云夢揚可以結識到世界頂級的科學家,見識到世界頂尖的能源技術,從而積累下來旁人望塵莫及的輝煌履歷,甚至有可能在與某位大佬交流期間恰巧遇到重要節點被媒體記錄下來,編撰成冊載入教科書中,名留青史。
這是多么令人眼紅的人生。
可以說云夢揚人生中的每一步他母親都給他計劃好了,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往前走,就能站上人類金字塔的頂端,成為萬中無一的鳳毛麟角,問題是這真是云夢揚想要的完美人生嗎?
不。
云夢揚閉上眼睛,深呼吸了片刻。
“我打算用社會屬性的論點向你證明,你所謂的安排對我來說根本就是在拖累我。”云夢揚言辭犀利的說明道:“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歷史中有個凱洛格的學者?凱洛格曾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做過一場著名的物種適應性進化實驗,他把自己剛出生的孩子和黑猩猩剛出生的幼崽放在了一起,希望在人類嬰兒和猩猩幼崽共同的成長過程中,找到兩個物種的差異。”
云母并未立刻打斷兒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