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物理學期刊除了少部分期刊收物理全類外,其他的基本都有自己的側著重點,有點百花齊放的感覺。
在當今的物理界,以現在雜志的聲譽、知名度來說,nature和sce級別是最高的,r物理評論快報相對低一些。
所以,普通的科研人員對于他們獲得的一般研究成果,通常都是先有個預判,如果覺得適合發表在nature或sce,一般都不會先投稿到r的。
如果是華國的科研工作者,往往會先投自然nature,如果被拒稿,再投科學sce,最后才會選擇r物理評論快報。
但說實話,徐川不怎么喜歡nature這個期刊,盡管這個頂級期刊的名聲非常大,影響因子也很重。
因為它多次被爆出過論文出現過學術不端的事情。
最嚴重,且被鬧的全民皆知的莫過于兩次諾貝爾獎級別的醫學論文造假了。
第一次是著名的小島國小保方晴子的萬能細胞論文造假事件。
另一次則是在以后才會爆出來的米國明尼蘇達大學神經學家syvaesné發表的20多篇論文中可能存在學術不端行為。
其中就包括2006年esné在nature發表的一篇開創性論文,一篇被引了2300余次的開創性論文。
這篇開創性論文牽涉到21世紀被引用最多的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研究。
在這篇論文中,esné介紹到在實驗室中發現的物質aβ56。
這一發現在當時的ad研究領域引起了轟動作為特定的aβ寡聚物,aβ56與認知能力下降之間存在聯系,這為阿爾茲海默癥領域的藥物研究指出了一條路。
而后,醫學界將大量的注意力投入到了這方面。
從那時起,nih對“淀粉樣蛋白、寡聚物和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的支持,從零上升到2021年的287億米元。
然而,在ashe和esné的實驗室之外,鮮有后續發表的論文提到過aβ56。同樣,其他研究aβ蛋白的科學家也表示,他們無法確定aβ56是否真的存在。
據科學報道,許多阿爾茨海默氏癥研究人員嘗試過但無法復制這些關于aβ56的發現。
其中一位是布列根和婦女醫院的dennissekoe,他是“淀粉樣蛋白假說”的主要倡導者。2008年,sekoe報告說無法在人類皮質提取物和腦嵴液中找到aβ56。
而后自然雜質的老對手科學雜志,用了長達六個月的調查時間,并著名獨立圖像分析師和頂尖的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人員,對這些論文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最終發現這些論文中有超過上百張的圖片存在可疑痕跡。
分子生物學家、著名的學術打假人尹麗莎白比克表示“這些圖片似乎是作者通過將不同實驗的部分圖片拼湊在一起來合成的圖像。”
“或許是作者獲得的實驗結果可能不是預期的結果,然后將這些數據更改為更好地符合一個假設圖像。”
兩次的嚴重造假事件,都以醫學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浪費了無數財力物力,以及大量科研人員的精力。
這讓徐川嚴重懷疑的自然雜質的審核是否像他們說的一樣優秀。
盡管自然的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學雜質之一,為科學的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但無法否認的是,他們在審核工作上有著接二連三的失職。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