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搖了搖頭,道“這個還不清楚,我暫時也還沒有想過,或許應該讓威騰導師看過后再來決定“
德利涅看了下桌上的日歷,道“今天是七月四號,威騰可能要等到接近十號才能回來,你可以先整理一下文檔,輸入電腦后用郵件發給他看看,也可以先將其掛到arxiv上。”
arxiv預印本服務器最初就是物理學家用于交流的地方。
盡管它現在已經被計算機給占領了,但不可否認的是,依舊有很多的物理學家在上面交流自己的想法。
徐川點了點頭,道“我會這樣做的。”
德利涅笑了笑,道“如果這篇方法正確的話,物理界會因你而震動的。”
這話他并沒有夸大,質子半徑之謎這個難題自從出現后就引起了整個粒子物理界,甚至是基礎物理界的困惑和追逐。
解決這一謎團對理解物理定律意義重大,不僅僅是物理學界擁有了一項更精確的數據。
更對物理學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左右,比如描述光和物質如何相互作用的量子電動力學理論等。
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回到自己的宿舍,徐川將手中有關質子半徑之謎的計算方法整理了一下,輸入進電腦中。
這是一項很枯燥的工作,但又需要十二分的耐心與細心,需要不斷的核對輸入電腦中的每一個字符,檢查是否有無錯誤的地方。
這種論文,輸入錯一個字,或者一個字符,甚至是一個標點符號,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
輕則被審核編輯認為你不專業,重則可能導致整篇論文的證明過程報廢。
特別是在數學界,并不是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過。
此前米國的一位數學家,在完成了對某個帶指數函數的實數理論的推擠時,就將某個數學符號上傳時錄錯了。
結果導致在期刊進行審核的時候,直接駁回并表示論文核心證明過程有嚴重錯誤。
但好在后面檢查的時候發現了這一錯誤,完成修改后最終還是順利的通過了審核。
徐川可不想犯這種錯誤,這是會讓人貽笑大方的,說出去都丟人。
花費了一天多的時間,徐川才將稿紙上的計算方法全篇輸入計算中。
檢查完確認沒有問題后,他先將其上傳到了arxiv預印本服務器上,然后找到導師威騰的郵箱后,將其發了過去。
想了想,徐川又打開了郵箱,從聯系人中找到了自己在南大的導師陳正平,將有關質子半徑之謎的計算方法也給他發了過去。
從名義上來說,他還是南大的博士生呢。
來普林斯頓讀博是以交換留學生的名義出來的,不過他使用的并非學校的交換生名額,而是自己的邀請函,所以在留學時間期限上并沒有限制。
至于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主要是等待威騰教授的回復。
如果他確定沒什么問題的話,那么這篇論文基本就沒有什么問題了,到時候就可以選擇一個期刊進行投稿發布。
至于投稿給哪個期刊這點,徐川陷入了沉思中。
這可是他這輩子第一次在物理上真實的展露自己的能力,論文期刊的選擇對象,自然得選最合適做好的。
物理界的頂級期刊不少,比如物理評論快報應用物理快報nature物理學sce物理評論ab物理學進展等等。
但說實話,要將這些頂級的物理學期刊像數學期刊一樣分一個四大神刊出來,在物理期刊上恐怕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