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第一百五十三章打開地獄的工具
一夜無話。
翌日清晨,徐川跟隨著導師陳正平和幾位來自華國的其他物理教授出發,趕往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總部。
日內瓦距離那座傳說中的小鎮并不遠,開車一會就到了。
在齊希韶的帶領下,一行人來到了,入住了一家現代化的酒店。
剛辦理好入住手續,一個留著滿臉白胡須的老人出現在大堂中。
看到這個身影,陳正平愣了一下后迅速上前主動打招呼。
“恩格勒教授,沒想到能在這里遇到您。”
聽到聲音,老人停下來腳步,看了眼陳正平后,臉上露出醇厚的笑容。
“歡迎你的到來,陳院士。”
和老人打了個招呼后,陳正平將徐川和齊希韶拉了過來介紹道“這位是弗朗索瓦恩格勒教授,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
“恩格勒教授您好,我叫徐川,來自華國。”
徐川主動上前和眼前的老人打了個招呼,握了握手。
弗朗索瓦恩格勒,理論物理學界的頂級大牛。
他和彼得希格斯在2013年時因對希格斯玻色子的預測而榮獲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遺憾的是,和他一起提出了希格斯機制與希格斯玻色子理論的羅伯特布勞特教授已故,未能獲得這一榮譽。
事實上,眼前這位老人今年已經八十五歲了。
可見獲得諾獎不僅僅需要巨大的貢獻,還需要活的長。
恩格勒伸出右手和徐川握了握,笑著道“這個名字很耳熟,好像在哪里聽過,讓我想想。”
“徐川,徐川”
念叨了兩句,弗朗索瓦恩格勒眼前一亮,帶著一絲驚喜的問道“這個月初那篇有關質子半徑之謎的計算方法論文是不是就是你的寫的”
徐川謙虛道“一點微不足道的成就而已,和您相比取得的成就和榮耀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恩格勒笑著道“這可不是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你將質子的半徑精準數值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有一個更精準的數值可以使用了。”
徐川笑了笑,道“希望吧。”
和弗朗索瓦恩格勒聊了聊天,交換了一下聯系郵箱后,一行人便上樓安置了自己行李。
然后,徐川就被熱情的齊希韶給拉出去了,美名其曰,熟悉環境。
對于徐川而言,的環境他再熟悉不過了,上輩子他在這里呆了好些年,更是借助腳下的那臺大型強粒子對撞機做出過不少的研究成果。
故地重游,心中感慨萬分。
但不得不說,腳下的這個小鎮,是個罕見的能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相提并論的地方。